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阅中河》
《阅中河》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汶水分南北,皇都转漕资。

酌中河性顺,利后圣谟垂。

已是阅三度,无能赞一辞。

守成吾所勉,靡不讵惟斯。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阅中河》。诗中描绘了汶水作为南北分界,对于皇都转运的重要性。诗人以“中河”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国家治理相结合,表达了对水利建设的重视和对先王智慧的颂扬。

首句“汶水分南北”,简洁明了地勾勒出汶水作为地理分界的形象,既点明了地理位置,也暗示了其在连接南北、促进交流中的关键作用。接下来,“皇都转漕资”进一步阐述了汶水在物资运输、经济流通方面的重要价值,体现了古代水利工程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酌中河性顺,利后圣谟垂”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中河的特性与先王的治国理念相联系,强调了自然规律与人为智慧的和谐统一,以及这种统一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通过“性顺”二字,既赞美了中河的自然属性,又暗含了顺应天道、遵循自然法则的治国之道。

“已是阅三度,无能赞一辞”则表达了诗人对中河多次见证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面对如此宏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时的谦逊与无力感,反映出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心。

最后,“守成吾所勉,靡不讵惟斯”表明了诗人对于维护现有成就的坚持与努力,同时强调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坚守原则,不违背根本。这不仅是对自身职责的承诺,也是对后世的警醒,希望人们能够继承并发扬先人的智慧与美德。

整首诗通过对中河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国家治理、历史传承和个人责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少司徒王公鹤亭先生考蒲之京

鹤亭海鹤姿,独立未入群。

依然在人寰,翛翛见风神。

古来贤俊者,气习不能沦。

夫君京洛士,衣袂无淄尘。

屡迁不入朝,留都邦计新。

报政或前席,赢绌具能陈。

(0)

初宿甘泉山书院楼中

晓下甘泉山,暮宿山下院。

诸贤翕然臻,杏树坛边苑。

超然得予情,楼高原底平。

平原似广大,高楼似高明。

诸贤欲见焉,且须凭楼轩。

各自得自心,吾亦欲无言。

(0)

寄题心期院诗

心期在何处,十载念存存。

不住五溪流,超然无相前。

无相夫何如,有物为之先。

举手见九华,回头看逝川。

梦中此何景,与我同自然。

前朝谁地主,高人王季文。

昔为讲席地,今化梵林禅。

天道有往复,邪正互相沿。

闻虞并骢马,指顾来开山。

徘徊两书院,仍结心期缘。

黄堂有贤主,吴江诸席珍。

双峰子柯子,同洗金沙泉。

一洗心体真,再洗天地新。

何以天地新,熙穆如初春。

作诗矢心期,他时看浴云。

(0)

题潘司马三锡册后

盘古未分判,乾坤尚鸿濛。

一锡天地辟,再锡民物丰。

三锡人文朗,圣人出弥缝。

乃闻大圣先,三命滋益恭。

佝偻走循墙,铭鼎垂无穷。

莪峰新安秀,簪笏夙显庸。

四方迈宣力,帝锡三褒功。

玺书复叠降,纶綍何殷隆。

父老行叹息,信哉仁者荣。

将以铭肺腑,肺腑难为工。

将以书诸绅,绅亦有违从。

不如志诸册,置座胜鼎钟。

匪以誇稽古,维表事君终。

(0)

陪诸公瀛洲胜会·其五呈何柏斋太常

太常抱荆璞,肮脏尝遗荣。

拜诏感明主,买舟扬越行。

虚疑是何逊,吟笑春风生。

寄怀托秋奕,远心在沉溟。

清修我所师,维以咏周行。

今夕同嘉宴,欲子子心明。

(0)

明月吟三章·其三

仰看明月殿,灿灿姮娥居。

我欲跳身入,飞空骑蟾蜍。

归来启灵府,中有明月珠。

佩之当明月,圆光满八区。

愿扫浮云翳,本来无外须。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