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心期院诗》
《寄题心期院诗》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古风

心期在何处,十载念存存。

不住五溪流,超然无相前。

无相夫何如,有物为之先。

举手见九华,回头看逝川。

梦中此何景,与我同自然。

前朝谁地主,高人王季文。

昔为讲席地,今化梵林禅。

天道有往复,邪正互相沿。

闻虞并骢马,指顾来开山。

徘徊两书院,仍结心期缘。

黄堂有贤主,吴江诸席珍。

双峰子柯子,同洗金沙泉。

一洗心体真,再洗天地新。

何以天地新,熙穆如初春。

作诗矢心期,他时看浴云。

(0)
鉴赏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寄题心期院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执着。首句“心期在何处”开门见山,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期待和追求。接下来,“十载念存存”强调了这种期待的持久和坚定,十年如一日地铭记于心。

“不住五溪流,超然无相前”描绘了诗人超越世俗,追求超脱无相的精神状态。诗人思考着无相之境的奥秘,暗示了他对佛教禅宗的理解。“举手见九华,回头看逝川”通过自然景象,寓言人生的短暂和变化,以及对永恒的追求。

“梦中此何景,与我同自然”表达了诗人理想中的景象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了道家的自然观。“前朝谁地主,高人王季文”提及历史上的高人王季文,暗示心期院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

“昔为讲席地,今化梵林禅”进一步说明心期院从教育场所转变为禅修之地的过程。“天道有往复,邪正互相沿”则揭示了世间万物的因果循环,暗示了道德伦理的辩证关系。

“闻虞并骢马,指顾来开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虞某骑马而来,开启新的篇章。“徘徊两书院,仍结心期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期待与志同道合者在此相聚。

“黄堂有贤主,吴江诸席珍”赞美了主人的贤德和书院的珍贵。“双峰子柯子,同洗金沙泉”象征着朋友们共同洗涤心灵,追求纯净。“一洗心体真,再洗天地新”表达了洗涤后的净化和新生。

最后,“何以天地新,熙穆如初春”以春天的景象比喻新的开始和和睦的氛围,而“作诗矢心期,他时看浴云”则以诗为誓约,期待未来共享云海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哲理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自然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挽曾纪泽联

本博学多才作使臣,海外建奇勋,贤侯不愧富郑国;

以经术文章继名父,朝中孤硕彦,天下共惜范纯仁。

(0)

挽张之洞联

鼎湖龙去未期年,天不慭遗,遽招硕辅老成,攀髯同逝;

北海蛇祥惊大岁,我怀通德,凄绝泰山梁木,曳杖闻歌。

(0)

挽张之洞联

是一代大儒、两朝良相,由词馆领廿七年兼圻节钺,爱君爱国爱民尤爱士,门罗俊彦,为圣天子辅治宣猷,鹗荐记频邀,我独感恩哭知己;

溯拳氛搆乱、强敌兴戎,本赤忱捍六千里半壁山河,保吴保楚保越以保华,手挽乾坤,与先文忠济时同志,鸿名垂不朽,公真传业媲前贤。

(0)

赠周檀荪联

望君似岁穷黎隐;与物胥春岂弟怀。

(0)

集字联

臣门桃李,遗有清景;名山金石,勒其雄文。

(0)

玉玲珑馆联

北榭远峰闲即望;南园春色正相宜。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