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胥里一布衣行》是明末清初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一位明朝遗老的生平与心境。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布衣在动荡时代中的坚守与悲凉。
首句“胥里一布衣”,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来自民间的普通人。接着,“有明之遗老”表明他与明朝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是明朝灭亡后仍坚持自我信念的人。
“早岁嗤巢由,盛世乃枯槁。”两句对比强烈,表达了主人公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年轻时他可能曾嘲笑过古代隐士巢父、许由,但在盛世之后,却陷入了人生的困顿与枯萎。
“眼见万历年,朝野穆清昊。”描述了主人公见证了万历年间的清明政治,朝野上下一片和谐景象。接着,“圣人乾清坐,昼漏春浩浩。”进一步描绘了当时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情景。
“宫花绕诸贤,讲席鹤院晓。”写出了文人学者聚集讲学的场景,充满了文化氛围。“时则庙论平,廉贞厉玉藻。”强调了当时的道德风气和学术讨论的平和。
“壮夫云霄羽,致身耻不早。”表达了主人公对于志向高远、追求功名的渴望,但又不愿过于急躁。“雅负禁闼望,挟策自探讨。”则展示了他在宫廷内外的求知与探索。
“抽毫飙衮衮,摇笔迅飞鸟。”生动描绘了他挥毫泼墨、文思如飞的创作状态。“城西郑公园,阴映富林沼。”则将笔触转向自然风光,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情趣。
“夏槛莲房花,秋庭桂香窅。”继续描绘四季变换中的自然美景,充满了诗意。“挥杯论史汉,烛灭讵得了。”表现了他对历史的热爱与深入探讨。
“书成不一上,寂寞万言草。”表达了作品完成后的孤独感。“吾君实尧舜,彼相党群小。”反映了他对君主的期待与对朝政的失望。
“钟山魏魏云,气象入窈窕。”以钟山的巍峨云雾象征历史的深远。“孝陵有神在,公等何佻巧。”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反思。
“秦淮醉烟月,宫眉淡痕扫。”描绘了秦淮河畔的繁华与宫女的妆容,反衬出时代的变迁。“大江以南北,狼火照缥缈。”则描绘了战争的烽火连天。
“藩开花马将,封寝谏官表。”描述了边疆的战事与朝廷的应对。“乾坤六代改,龙虎众山杳。”感叹了历史的更迭与世事的沧桑。
“狂夫独恸哭,呜咽沾海岛。”表达了主人公面对乱世的悲痛与无奈。“低头拜宣尼,麻衣着颠倒。”体现了他对儒家文化的敬仰与内心的挣扎。
“焚其青衫去,长歌东门道。”展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选择离世,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归理半顷田,土耨防夏潦。”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尊重。
“岂无芜秽惧,庶以免饥殍。”体现了主人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忧虑。“白发前朝留,清尊故人少。”感叹了时光流逝与友情的稀疏。
“愤读田横传,悲燔少陵稿。”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共鸣。“贻也同幽忧,沉痛伤怀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悲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主人公在历史巨变中的个人命运与心灵世界,以及对理想、道德、自然、历史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