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如牛溯绿漪,象名为物本无知。
休言神禹忘疏凿,付与冯夷日箠笞。
巨石如牛溯绿漪,象名为物本无知。
休言神禹忘疏凿,付与冯夷日箠笞。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开篇“巨石如牛溯绿漪”一句,以鲜明的形象将巨石比作安静躺卧的牛,从侧面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赞叹。
紧接着“象名为物本无知”这句话,则流露出诗人对万物本质的洞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这里的“象名”指的是事物的名称或标签,而“本无知”则是说这些事物原本没有意识和知识,是一种纯粹存在的状态。这两句交织出诗人对自然界及其万物命名背后真实面的深刻认识。
随后的“休言神禹忘疏凿,付与冯夷日箠笞”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与文化传承的思考。“神禹”指的是古代圣王禹,这里提及他可能已经遗忘了对自然界最初的开拓和治理。接着“疏凿”一词,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而“付与冯夷日箠笞”则是将这些历史的痕迹交给后人慢慢揣摩,通过不断的探索来理解先人的智慧。这里的“冯夷”可能指的是古代工匠或技术传承者的象征,而“箠笞”则是一种工具,用以比喻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与发扬。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时间、智慧等主题的深刻思考。阳枋作为宋代诗人,在这短短四句中展现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博物君子识览精,包罗错综能成文。
夫何吴兴载庆豫,慨然谱竹拟诸形。
非草非木言甚決,品类繁夥难尽说。
九江五岭多逸遗,维此方君更无别。
隐彩韬名志行坚,万里临邛族最寒。
文饶携来甘露寺,声价压倒万琅玕。
眼节须牙如积累,四面楚歌对出莫与比。
不有芝田纪录详,后世莫知深可耻。
我闻此说亦相仍,未尝亲得见觚稜。
江东使者返行部,招徠节士番中分。
个个折旋皆中矩,什什来归敬岩所。
有匪良朋保岁寒,凛然如对齐充父。
后山居士知其然,心事曾将诗句传。
老来不复人间事,寄语山翁莫削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