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景.林花扫更落》
《春景.林花扫更落》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花外愁如海,持觞为扫林。

犹深犹可惜,更落更难禁。

片片春将尽,三三径莫寻。

青苔才列席,红雨又沾襟。

不是乘风去,应如立雪深。

柳绵欺我老,旋拂遍能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林花凋零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联“花外愁如海,持觞为扫林”,开篇即以“愁”字点题,将愁绪比作无边的大海,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重与无奈。手持酒杯,试图借酒消愁,却只能扫过一片凋零的林木,暗示了即使借助外物也无法彻底摆脱愁绪。

颔联“犹深犹可惜,更落更难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绪。即使知道花儿深藏在枝头,依然让人感到惋惜;而花儿的不断凋落,更是难以抑制心中的伤感。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颈联“片片春将尽,三三径莫寻”,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花片片飘落,仿佛春天正一步步远离。同时,诗人也感叹于美好事物的短暂,连寻找那曾经熟悉的路径都变得困难起来,暗含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尾联“青苔才列席,红雨又沾襟”,将场景转换至地面,青苔铺满,象征着时间的痕迹;而“红雨”则再次呼应了开头的花落,红雨沾湿衣襟,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情。最后,“不是乘风去,应如立雪深”一句,表达了诗人不愿随风而去,宁愿像站在雪中一样,坚守内心的情感与信念,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特有的忧郁与深沉。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舟至常德出陆由辰抵沅书事三首·其一

盘礴崎岖力不任,遐方风景变鸣禽。

舟浮湖面波澜阔,马憩山腰涧壑深。

千里晓烟炊紫葛,一春寒雾锁青林。

纷纷寇盗何时静,龚遂登车是好音。

(0)

寄友人

汲古人传僻,安贫自觉清。

巨鳌谁可钓,腐鼠不须争。

未了高轩过,宜逢小吏轻。

白丁二十许,甘学范高平。

(0)

赠陈方回伯仲诗洛下

壮游自古男儿事,收拾英华贮胸次。

逢掖南来挂铁衣,陈生不露经纶志。

白云在眼忽思亲,春雁同回期不匮。

近里工夫实有加,它年肯屑扬州吏。

(0)

佳人惜梅图

玉骨冰肌瘗雪宫,寿阳残梦捲春空。

不知吹入高楼笛,却挽长条问晓风。

(0)

席上和光祖上佥事寿诗韵

素娥檀板象牙床,低按秦筝荐寿觞。

翰林风月三千首,一岁从头上一章。

(0)

揽镜

月让清光日让圆,翠鸾伏背浸琼筵。

明知富贵自来逼,谁不更教长少年。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