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绝句四首奉答惟寅高士见赠·其一》
《绝句四首奉答惟寅高士见赠·其一》全文
元 / 周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谁识元方趣,高居湖上山。

诗成不求赏,独咏两松间。

(0)
鉴赏

这首诗以“绝句四首奉答惟寅高士见赠”之其一为题,由元代诗人周砥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谁识元方趣”,以问句形式开篇,引人深思。这里的“元方”并非指三国时期的名士陈元方,而是借用了“元方”的概念,象征着那位隐居在湖畔山间的高士,他的生活趣味和精神世界,可能不被世人所理解或认同。这句诗通过设问的方式,强调了高士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

次句“高居湖上山”,直接描绘了这位高士的居住环境——位于湖畔山间的隐居之所。这样的环境,既远离尘嚣,又与自然融为一体,为高士提供了一个远离世俗纷扰、亲近自然的空间。这种生活环境,正是许多文人墨客追求的理想状态,它不仅提供了心灵的栖息地,也是创作灵感的源泉。

后两句“诗成不求赏,独咏两松间”,进一步揭示了高士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他创作诗歌,并非为了寻求外在的赞誉或赏识,而是出于内心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在两松之间独自吟咏,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在孤独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内心世界。这种自我满足的精神追求,超越了物质的欲望和社会的期待,达到了一种纯粹而深刻的内在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场景和精神状态,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不仅是一幅静谧山水画的诗意描述,更是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周砥
朝代:元   字:履道   籍贯:元末平江路吴县

元末平江路吴县人,寓居无锡,字履道。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猜你喜欢

梧桐树

学无为,离尘俗。结草为庵山水绿。散诞无拘束。

南山看过牛如玉。人牛且喜俱相熟。

脱下蓑衣吹一曲。

(0)

西江月

释氏禅经律论,儒家传记诗书。老君三六部真符。

止论一心两字。了得一明心地,诸余土苴何须。

忘形忘气总归虚。到此实非譬喻。

(0)

渔歌子.樵父歌四首·其四

负薪行唱路迢迢。几朵梅花担上挑。

风正急,雪初飘。曲中犹自忆前朝。

(0)

江南弄·其二

炎光炽,枕簟凉如水。芰荷覆沼双鸳戏。

香飘水阁藕花开。帘上金钩燕子回。

霄露清尘临上苑,朝云行雨过阳台。过阳台。

别神女。思君心如莲菂苦。

(0)

昭君怨·其二春尽

不见落花飞絮,满目土风沙雨。

飘泊可怜人,奈何春。

地下杳无消息,盼断画衣香舄。

百日掩青帘,梦江南。

(0)

风入松

虬枝撑月倚高寒。瘦影拂琅玕。

露华冷沁苍苔润,更深后、万籁声乾。

尘虑于时顿息,冲襟此际惟宽。俨然妆饰整衣冠。

独抱素琴弹。铿金戛玉何清趣,知音少、空自嗟叹。

志在高山流水,□惊别鹤离鸾。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