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会诗客,池阁晓初晴。
鸟尽山中语,琴多谱外声。
映花相劝酒,入洞各题名。
疏野常如此,谁人信在城。
诗家会诗客,池阁晓初晴。
鸟尽山中语,琴多谱外声。
映花相劝酒,入洞各题名。
疏野常如此,谁人信在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春日宴会图景。"池阁晓初晴",设定了一个清晨初晴的美好环境,阳光透过水面与建筑物的交错,营造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氛围。
诗人通过“鸟尽山中语”和“琴多谱外声”,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鸟鸣与人间的琴声进行比较,表达了两者的和谐共鸣,也象征着诗人们在文化艺术上的交流互鉴。
"映花相劝酒"则描绘了一幅宴饮赏花的情景,诗人通过“劝酒”的行为,传递出一种文人的雅致与友情。紧接着的"入洞各题名",可能指的是宴会中的一种游戏或活动,即在洞天福地般的自然环境中,大家各自题写诗文,以展示自己的才华。
最后两句“疏野常如此,谁人信在城”,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之情。"疏野"意指稀疏的乡间小路,而"常如此"则暗示着这样的生活是持久且经常发生的。"谁人信在城",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诗人对于城中繁华与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以及对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景象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场文人雅集的温馨与和谐,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