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江南意,愁来更渺茫。
友朋嗟日损,鸡犬觉年荒。
水历书池净,山连学舍长。
但闻杨伯起,弦诵夜琅琅。
廿载江南意,愁来更渺茫。
友朋嗟日损,鸡犬觉年荒。
水历书池净,山连学舍长。
但闻杨伯起,弦诵夜琅琅。
此诗《寄杨高士瑀》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廿载江南意”,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跨度与地点,江南之地,承载着诗人二十年的情感与记忆。次句“愁来更渺茫”,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份愁绪愈发显得遥远而模糊,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友朋嗟日损,鸡犬觉年荒。”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在岁月的流逝中,曾经的友人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损失,也象征着社会关系的疏远。同时,“鸡犬觉年荒”以鸡犬的感知,形象地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荒凉,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水历书池净,山连学舍长。”这两句转而描写自然景色,通过“水历书池净”表现了环境的宁静与纯净,而“山连学舍长”则暗示了学习与知识的延续,尽管外部世界可能荒凉,但内心对知识的追求依然如故。
最后两句“但闻杨伯起,弦诵夜琅琅。”以典故引入,杨伯起为东汉名士,以好学著称,夜晚的琅琅读书声,不仅展现了对学问的热爱,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中,蕴含着对知识、友情以及理想生活的深深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