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楚门下,一巢聊自栖。
夜同蝉沐露,春与燕分泥。
秦苑楼台没,吴宫日月低。
浮生已残梦,何事落磻溪。
卜筑楚门下,一巢聊自栖。
夜同蝉沐露,春与燕分泥。
秦苑楼台没,吴宫日月低。
浮生已残梦,何事落磻溪。
这首明代诗人王逢年的《筑楚门枝巢隐居》描绘了诗人选择在楚门山下构筑简陋居所,过着与自然亲近的生活。他夜晚与蝉共浴露水,春天与燕子分享筑巢的乐趣。诗中通过秦苑楼台的沉没和吴宫日月的低垂,暗示历史的沧桑变迁,表达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最后,诗人以“磻溪”自比,寓言自己如同磻溪中的鱼,身世飘零,生活如梦,流露出一种淡泊而又无奈的人生况味。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恬静与对世事的深沉思考。
通天楼阁排云开,仙掌露寒金作台。
八月一日王母降,七龙九凤相裴回。
手持玉桃献天子,此桃结实三千岁。
东方小儿窗间笑,此儿三偷入瑶岛。
帝欲种核留人间,服之可使长朱颜。
茂陵秋草今何在,回首云霞渺瀛海。
昔有紫薇郎,登眺东西山。
持节去不返,名留天地间。
我尝览陈迹,行寻顾况宅。
峨峨读书台,苍烟锁荆棘。
仙翁葛稚川,丹井尚依然。
井畔长松树,不闻啼杜鹃。
鸡鸣海波赤,东望榑桑日。
六寺发鲸音,长林起萧瑟。
俱胝天竺来,一喝洞门开。
凿厓閟灵迹,老石封莓苔。
回看山下路,超然起黄雾。
憧憧往来人,日中自旁午。
关西供奉孙,两峰青到门。
微风生绮席,明月落清尊。
乘閒来访我,中流浮一舸。
手持三尺图,恍如山中坐。
昔在旃蒙岁,曾作清都游。
寻幽探秘窟,采真访仙俦。
徜徉南华馆,宿留耆山陬。
话语幸相洽,契谊殊已投。
既下陈公榻,又买浔阳舟。
别来忽三载,萍迹等浮沤。
圣皇启文运,万国朝冕旒。
双凫忽来集,剑影辉斗牛。
握手乌衣巷,骋目白鹭洲。
重逢动深慨,情意何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