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没渔矶,遥林收夕霏。
柴门堪小立,沙鸟自孤飞。
腊闰梅花早,官休宾客稀。
所欣元夕近,不夜月辉辉。
新水没渔矶,遥林收夕霏。
柴门堪小立,沙鸟自孤飞。
腊闰梅花早,官休宾客稀。
所欣元夕近,不夜月辉辉。
这首明代诗人张祥鸢的《早春野望》描绘了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首句“新水没渔矶”,写出了春水上涨,渔人石矶被淹没,展现了生机盎然的季节变化。次句“遥林收夕霏”则描绘了远处树林在夕阳余晖中渐渐隐没的宁静画面。
“柴门堪小立”,诗人独自站在简陋的柴门前,流露出一种闲适与孤独的交融。沙鸟“自孤飞”,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同时也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腊闰梅花早”,腊月闰月中的梅花提前开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期待。
“官休宾客稀”,表达了诗人因官职暂时休息而宾客稀少的清寂,透露出他对简朴生活的喜爱。“所欣元夕近”,元宵节临近,让诗人感到欣喜,因为这是一个家人团聚、热闹的节日。“不夜月辉辉”,最后一句以明亮的月光映照出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元宵佳节的喜悦和对家庭团圆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早春的景色以及诗人淡泊而又充满希望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