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南北异风烟,柳色莺声又隔年。
客里登临情易倦,亲前笑语梦常牵。
官閒且觅题诗伴,禄薄翻资负郭田。
强半春过成底事,悠然独酌望遥天。
清明南北异风烟,柳色莺声又隔年。
客里登临情易倦,亲前笑语梦常牵。
官閒且觅题诗伴,禄薄翻资负郭田。
强半春过成底事,悠然独酌望遥天。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清明日独坐感怀》描绘了清明时节南北气候与景致的不同,以及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感受。首句“清明南北异风烟”以清明节为背景,展现了地域间的气候差异和烟霭缭绕的景象,暗示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第二句“柳色莺声又隔年”,通过柳树新绿和莺鸟鸣叫,暗示时光流转,诗人与亲人相隔甚远,只能在梦中重温往昔欢声笑语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客里登临情易倦”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登高远眺时心情容易疲惫,因为心中挂念着远方的亲人。接下来,“亲前笑语梦常牵”再次强调了梦境中的亲情纽带。
“官閒且觅题诗伴”写诗人公务之余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共赋诗篇,聊以排遣寂寞,然而“禄薄翻资负郭田”又透露出他官微禄薄的现实,只能依靠薄田度日。
最后两句“强半春过成底事,悠然独酌望遥天”总结全诗,诗人感叹春光匆匆流逝,自己却无所作为,只能独自饮酒,遥望天空,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超脱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清明节的景色和诗人自身的经历,展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淡淡哀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美人芳树下,笑语出蔷薇。
细草软侵步,香风轻拂衣。
情随游蝶去,意逐彩云飞。
无限伤春思,花前未忍归。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岁事来辟,勿予祸适,稼穑匪解。
天命降监,下民有严。不僭不滥,不敢怠遑。命于下国,封建厥福。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
陟彼景山,松伯丸丸。是断是迁,方斫是虔。松桷有梴,旅楹有闲,寝成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