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常熟红豆》
《咏常熟红豆》全文
清 / 陈寅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东山葱岭意悠悠,谁访甘陵第一流。

送客筵前花中酒,迎春湖上柳同舟。

纵回杨爱千金笑,终剩归庄万古愁。

灰劫昆明红豆在,相思廿载待今酬。

(0)
鉴赏

这首诗以常熟红豆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句“东山葱岭意悠悠”,以葱郁的东山起兴,营造出一种深远悠长的意境,暗示诗人思绪绵延不绝。接着,“谁访甘陵第一流”一句,似乎在询问着那些能理解其内心世界的人,暗含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送客筵前花中酒,迎春湖上柳同舟”描绘了一幅春日宴饮的场景,花与酒、柳与舟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人生的欢聚与离别。通过这一场景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生聚散的感慨。

“纵回杨爱千金笑,终剩归庄万古愁”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厚重感相结合。这里引用了“杨贵妃一笑千金”的典故,与“归庄万古愁”形成对比,表达了即使拥有短暂的欢愉,最终仍难以摆脱永恒的忧愁,体现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哀。

最后一句“灰劫昆明红豆在,相思廿载待今酬”将情感推向高潮。昆明红豆作为相思的象征,历经岁月的沧桑,依旧留存,象征着诗人对某人的深深思念,这份情感跨越了二十年,终于在当下得到了回应或表达。整个诗句充满了深情与期待,同时也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爱情、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寅恪

陈寅恪
朝代:清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
猜你喜欢

宿福智精舍怀南邻张羽来仪

我客怅无依,君居欣在迩。

清谈夕散归,独卧松轩里。

露香槛前桂,月色池上水。

怀尔正沉沉,不知暮钟起。

(0)

次韵赵子将提举秋兴

绝漠风高雨土沙,五云何处望京华。

南征尚阻勤王贡,北泛频劳奉使槎。

藩将戈船遥蔽海,国人弓马旧为家。

洗兵会有承平日,社稷安危不用嗟。

(0)

题钟山新寺后三日钦蒙圣制和章感遇之馀谨再用韵赋·其二

莲花塔户镜容开,设利流光月满台。

江吼鼍声东海去,地蟠龙势北山来。

云中梵呗和仙乐,天上香盂送佛斋。

盛世只今隆外护,匡宗须藉仲灵才。

(0)

送西域丁鹤年兵后还武昌省亲墓·其二

燕云何处是并州,赤壁矶头问去舟。

海阔山长羁旅梦,天荒地老死生愁。

他乡寒食身千里,故陇斜阳土一抔。

为语东归华表鹤,英雄馀骨几人收?

(0)

次韵答梦堂法兄

兵戈南北竞喧争,兄弟分违似隔生。

瀛海丹山君宴坐,劫灰双径我徒行。

只添束篾腰间重,依旧眉毛眼上横。

赖有祖翁家活在,不妨日午打三更。

(0)

白牛为日本纯上人赋

耕云不住海门东,牧向楞伽小朵峰。

露地已忘调服力,雪山谁识去来踪。

放归祇树随羊鹿,种就昙花伴象龙。

一色天阑头角别,水晶池沼玉芙蓉。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