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寄林见素司寇·其二》
《次韵寄林见素司寇·其二》全文
明 / 谢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一激颓波大有功,滔滔皆是古来同。

心悬魏阙猷仍壮,兴在孤山句倍工。

宦路金兰怀夙昔,乡关云树怅南东。

白头晤语知无地,短札因风托便鸿。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谢迁所作,名为《次韵寄林见素司寇(其二)》。全诗以“一激颓波大有功”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个人的贡献比作能激起衰败之水的大功绩,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林见素司寇的敬佩与赞美。接下来,“滔滔皆是古来同”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延续性,也暗含了对林见素司寇才华与品德的普遍认可。

“心悬魏阙猷仍壮,兴在孤山句倍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林见素司寇的志向与才华。魏阙象征着朝廷或权力中心,表明林见素司寇虽身处官场,但心系国家,志向远大;而“兴在孤山句倍工”则赞扬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成就,尤其是当他独自一人时,其作品更显精妙。

“宦路金兰怀夙昔,乡关云树怅南东”,这两句转而表达诗人对林见素司寇的深厚友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宦路金兰,指的是朋友间的深厚情谊;而“乡关云树怅南东”则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怀念与感慨。

最后,“白头晤语知无地,短札因风托便鸿”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林见素司寇虽相隔千里,却心意相通,即使年华老去,也无法阻断他们之间的交流。通过书信寄托情感,借助风力传递思念,展现了深厚的友谊与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林见素司寇才华、品德及友情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谢迁
朝代:明

(1449—1531)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
猜你喜欢

题画二首·其二

元猿倦向青林坐,声断长空碧云破。

林间疏网落蜘蛛,正向连蜷掌中堕。

丝轻臂软如不胜,欲掣未掣还腾腾。

极知物性解人意,应向画图观世情。

由来异类有强弱,幸是相逢不相虐。

犹胜虚堂万缕丝,无数飞虫挂墙角。

(0)

王凝妻

妾生爱身如爱玉,玉可玷,身不可辱。

生不逢,鲁男子,彼氓何知妾为耻。

挥刀断臂不自谋,已看此臂为妾仇。

不恨妾身出无主,但恨妾身为妇女。

君不见中原将相誇男儿,朝梁暮周皆逆旅。

(0)

虎丘陈公楼

芳春择胜作山游,再过山中已杪秋。

岩菊有花撩客醉,野人无事为僧留。

郡中白傅开新路,池上陈公筑旧楼。

今古悠悠谈麈外,吸泉聊自润诗喉。

(0)

绵山怨

五蛇上天一蛇蛰,绵山经月火不灭。

君王恩重翻为仇,不如放作山中囚。

君王有臣一非少,贪天之徒但自保。

臣心见母不见君,谁言母死非君恩。

今辰何辰夕何夕,留与千年作寒食。

(0)

重经西涯

缺岸危桥断复行,野人相见不通名。

辘轳声里田田水,杨柳枝头树树莺。

看竹东林无旧主,买山南国有新盟。

不知城外春多少,芳草晴烟已满城。

(0)

至徐州

远戍收宵柝,高风动雪车。

三年同旅雁,一饭厌河鱼。

赤叶寒林晓,黄茅野市虚。

昔时溪水上,日出卧深庐。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