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非君不可无,当邻乞得种鱼都。
珠连呈舍排成次,玉立云台画出图。
淇奥每思文事业,渭川肯作富规模。
自锄月地分行列,准拟清风十万夫。
一日非君不可无,当邻乞得种鱼都。
珠连呈舍排成次,玉立云台画出图。
淇奥每思文事业,渭川肯作富规模。
自锄月地分行列,准拟清风十万夫。
这首诗名为《觅竹栽谢》,作者是宋代的萧泰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极度喜爱和对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首句“一日非君不可无”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依赖,仿佛竹子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接下来,“当邻乞得种鱼都”描绘了诗人为了得到竹子,甚至不惜向邻居乞求,形象生动。
“珠连呈舍排成次,玉立云台画出图”运用了比喻,将竹子比作珍珠般排列有序,如玉立于云端,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借此赞美竹子的优雅姿态和艺术价值。“淇奥每思文事业,渭川肯作富规模”则借用了古代典故,以淇水边的君子之志和渭水边的富饶景象,寓意竹子能激发人的文化追求和带来丰饶的生活。
最后两句“自锄月地分行列,准拟清风十万夫”描绘了诗人亲手在月下种植竹子,期待它们茁壮成长,如同十万士兵列队,带来清风,象征着竹子的生机与力量。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竹子的热爱和对竹文化的崇尚。
春景精研。花草新鲜。夏日赫绽红莲。
忽然秋早至,见山亭、柳上鸣蝉。
飙地朔风来到,飘白雪、遍山川。
百岁光阴如撚指,一灵真性好搜玄。得后总周全。
养就神和气,结成丹、灿灿团圆。
五道耀明齐聚,簇拥上、大罗天。
纫兰缀芳佩,远驾振灵修。
王城似海无际,泛若一轻舟。
谁着朱衣白简,老坐凝床十日,双鹘漫横秋。
落日壮心在,不负鬼神幽。笑咿嚘,惊肮脏,竟何求。
丈夫出处义在,不用计行留。
万事味来嚼蜡,只有济时一念,未肯死前休。
驱马出东郭,聊以散吾忧。
喜乐山村,风月知音,信任岁华交换。
终日掩柴门,处幽轩,闲看古书慵倦。
住坐从容,独行独步,都把声名断。
抱守元阳,情忘境灭,气神和冲,升沉无碍,玉炉炼至宝,欲结清凉,重生温暖。
寂寂空空,没空色养,真源返扑,默默熟惯。
静静与清清,觉心猿意马,没丝毫乱。
放旷无拘,恣情散诞。
自在逍遥,行满与功成,得无生,尽他乌兔走,飞腾休管。
世情远。修真之士休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