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窬暴富竟饿死,博塞得官终族诛。
不惊宠辱老瓦砚,粗了暑寒粗布襦。
穿窬暴富竟饿死,博塞得官终族诛。
不惊宠辱老瓦砚,粗了暑寒粗布襦。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通过几个鲜明的画面和比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不公和矛盾。"穿窬暴富竟饿死"直白地指出了那些依靠不正当手段迅速积累财富的人,最终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落得个饿肚皮的下场。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财富来路和结果的反思。
紧接着的"博塞得官终族诛"则是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与其后果的一种警示。通过这些词句,诗人表达了对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最终导致家族灭绝的人的深刻批判。
第三句"不惊宠辱老瓦砚"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在这里,"老瓦砚"象征着平凡、普通甚至是被人忽视的事物,而诗人却能够从这些平常之物中寻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一种对世事变迁持有超脱态度的表现。
最后一句"粗了暑寒粗布襦"则是对生活的一种接受与适应。"粗了暑寒"意味着对于气候变化的忍受,而"粗布襦"则象征着简朴的生活。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体现出诗人对于生活艰辛的承受和顺应,同时也反映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意象丰富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平等、人生得失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系列深刻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