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秦王·其一》
《小秦王·其一》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词  词牌: 阳关曲

眼溜秋潢脸晕霞。宝钗斜压两盘鸦。

分明认得萧郎是,佯凭阑干唤卖花。

(0)
注释
眼溜:目光流转。
秋潢:秋天的积水或比喻清澈的眼睛。
脸晕霞:脸颊泛红,像晚霞一样。
宝钗:古代女子头上的装饰品,钗的一种。
斜压:斜斜地插入。
两盘鸦:形容钗子形状像两排乌鸦。
分明:清楚明白。
认得:认识。
萧郎:古代女子对情人的称呼,此处可能指心上人。
佯:假装。
凭阑干:靠着栏杆。
唤卖花:呼唤卖花的人。
翻译
目光流转如秋水,脸颊泛起晚霞般的红晕。
头上金钗斜插,仿佛两只乌鸦栖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形象和她与萧郎之间的情感交流。"眼溜秋潢脸晕霞"表达了女子在情思绪中的温婉模样,眼睛似乎含着秋水般的柔情,而脸色则如同霞光一般迷人。"宝钗斜压两盘鸦"可能暗示她装饰华丽,但不失优雅之感。

接下来的"分明认得萧郎是"表达了女子对萧郎的深刻认识和情感投入,而"佯凭阑干唤卖花"则展现出女子在情感的推动下,可能是在假装依靠栏杆或是在叫卖花朵,这里蕴含着一种情意绵长的场景。

诗人通过这短短几句,勾勒出了一个生动的女性形象,以及她与爱情之间微妙的情感纠葛。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个字眼都透露出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忆江南·其五

阑暑后,竟夕走雷声。

拥鼻微吟秋树下,一篝冷碧碎于星。何事更囊萤。

(0)

浣溪沙

点点归帆望不齐。乱鸦啼后暝烟低。

酒阑时节更凄迷。

一片空波萍乍暖,二分残月柳初稊。

莫将幽梦过淮西。

(0)

朝中措

花光凉节夜痕秋。人在小红楼。

残梦兀遥灯影,惊心疑漾帘钩。

屏山归路,青芜沙外,稚柳江头。

渐是兰桡荡尽,倚阑无那凝眸。

(0)

浣溪沙

锦瑟流尘未忍弹。门前春水燕飞还。

高楼罗帕有新寒。

故国飘零迷影事,美人清瘦罢朱铅。

看花对酒不成欢。

(0)

临江仙.题淞雨吴讴图

依样江南山色好,捲帘人隔星河。

镜华空掩醉颜酡。未应歌小海,曾与托微波。

欹枕帘花和泪堕,织愁争觅龙梭。

瑶京影事费销磨。画图重省识,谁分此情多。

(0)

蝶恋花·其五和王静安韵

扑面濛濛飞弱絮。一霎溪山,萧瑟浑如许。

云脚四垂天景暮。小楼夜半闻微雨。

每到春来愁欲诉。诉尽愁肠,依旧成虚度。

苦道离人留得住。长亭几送征鞍去。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