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蝶恋花·其五和王静安韵》
《蝶恋花·其五和王静安韵》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扑面濛濛飞弱絮。一霎溪山,萧瑟浑如许。

云脚四垂天景暮。小楼夜半闻微雨。

每到春来愁欲诉。诉尽愁肠,依旧成虚度。

苦道离人留得住。长亭几送征鞍去。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傍晚时分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传达出诗人的情感。"扑面濛濛飞弱絮",形象地写出轻盈的柳絮漫天飞舞,营造出一种迷茫而柔和的氛围。"一霎溪山,萧瑟浑如许",短短片刻间,溪山间的景色变得凄凉,仿佛被忧郁笼罩。

"云脚四垂天景暮",进一步描绘天色渐暗,乌云低垂,预示着夜晚的到来。"小楼夜半闻微雨",在寂静的夜晚,诗人听到细微的雨声,更添了几分孤寂与落寞。接下来,词人抒发内心愁绪:"每到春来愁欲诉",每当春天来临,他的愁绪难以言表。

"诉尽愁肠,依旧成虚度",表达了诗人即使倾诉再多的愁苦,也无法改变时光流逝,春天的美好转瞬即逝。最后两句"苦道离人留得住,长亭几送征鞍去",直接触及离别之痛,诗人无奈地感叹,纵然想留住离人,也只能在长亭一次次目送他们离去。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词人对春日离别的深深哀愁和无尽惋惜。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送李杰出帅湖南乞由邵阳拜松楸上可其请

春来汴水带冰流,先送湖南第一州。

旧置义庄赒族党,新持使节拜松楸。

清湘楼晚晖金上,明月池开衣锦游。

(0)

思善堂

春风长万物,棘子犹卷然。

及至华实稠,已悲霜露先。

功随四时去,不待三牲全。

所以陟屺人,设身常舍旃。

(0)

部役书怀

近市铜章泊近郊,炯无尘虑挂秋毫。

含宏品汇知天大,照鉴容光仰日高。

匝舍柔桑围幄幕,弄风新麦泛波涛。

巷歌野哭应听取,珍重吾家制锦刀。

(0)

吕子固挽词

大块分劳逸,唯君独不均。

险夷安若性,金石想为人。

万卷书奚托,重泉恨莫伸。

谁知丞相子,天地一穷民。

(0)

句·其三

若以山形比人骨,此池应合似泥洹。

(0)

柳梢青.小轩生日

玉宇风清,金茎露爽,五日新秋。

正好小轩,相逢初度,七十边头。满前白发翛翛。

有抱得曾孙弄否。从此长看,星明南极,人醉西楼。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