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长万物,棘子犹卷然。
及至华实稠,已悲霜露先。
功随四时去,不待三牲全。
所以陟屺人,设身常舍旃。
春风长万物,棘子犹卷然。
及至华实稠,已悲霜露先。
功随四时去,不待三牲全。
所以陟屺人,设身常舍旃。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景象,但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过渡迅速、易逝的人生和时光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反映出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流逝。
"春风长万物"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带给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然而紧接着的“棘子犹卷然”则显示了一种对比,即在生机勃发的同时,还有一些事物(如棘子)尚未完全展开,暗示着万物复苏并不均衡。
"及至华实稠"指的是春天花朵盛开之时,但随后的“已悲霜露先”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秋风和寒露可能带来毁灭的忧虑。这里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界无常的感悟。
"功随四时去,不待三牲全"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易逝。诗人提到“功”即是指事物的成就或结果,这些都跟着季节的变化而消散,而不等待完全的实现(如“三牲全”意指祭祀时所需的完整牺牲,即完整的事物)。这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和努力无常的感慨。
最后,“所以陟屺人,设身常舍旃”则是诗人基于前述自然界变化与生命脆弱的观察,提醒人们要有所作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己的价值,不要等到时光消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无常的感悟。
鬓霜堆白。竟浪寄萍踪,他乡旅食。
玩月才过节后,恰逢今日。
栖迟却在鄘南地,想金台、去秋此夕。
主情深重,绮寮酒醴,银灯肴核。叹马齿、忽加又一。
更剪烛西窗,数敦前席。椒醑盈樽,醉我衰颜生色。
人生满百无多见,已年同、陈情李密。
雨声廉外,蛩声榻畔,枕酣忘客。
流水涓涓,正极目、一片暮愁空阔。
轻约小艇如凫,呼云度环碧。
知多少、吟莺心事,奈过了、翠阴时节。
枫外题红,莼边采绿,浑是秋色。
更转眼、树老江潭,叹客里、匆匆记游历。
惆怅满襟幽恨,付蘋洲渔笛。
人自远、汀芦做暝,渐凉光、移上苔石。
想见清夜推篷,暗灯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