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蛇上天一蛇蛰,绵山经月火不灭。
君王恩重翻为仇,不如放作山中囚。
君王有臣一非少,贪天之徒但自保。
臣心见母不见君,谁言母死非君恩。
今辰何辰夕何夕,留与千年作寒食。
五蛇上天一蛇蛰,绵山经月火不灭。
君王恩重翻为仇,不如放作山中囚。
君王有臣一非少,贪天之徒但自保。
臣心见母不见君,谁言母死非君恩。
今辰何辰夕何夕,留与千年作寒食。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绵山怨》以绵山为背景,通过五蛇和一蛇被蛰的寓言,表达了对君王恩怨的深刻反思。首句“五蛇上天一蛇蛰”象征着权力的分散与集中,而“绵山经月火不灭”暗示了矛盾冲突的持久。接下来,“君王恩重翻为仇”揭示了恩怨之间的复杂转变,表明即使君王的恩惠也可能成为仇恨的源头。
诗人认为,尽管君王身边不乏臣子,但“贪天之徒但自保”,暗示臣子们更关注自身的安全而非国家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臣心见母不见君”表达了对亲情的坚守,即使母亲去世,也并非全然因为君王的无情,而是社会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今辰何辰夕何夕,留与千年作寒食”以时间的流转和寒食节的典故,寄寓了对历史长河中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无尽哀思。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展现了明朝文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吾生往事过眼空,三四十年真梦中。
回思冠岁侍蜺节,学造险语投鲛宫。
于今望洋已却走,自甘老懒难求工。
先生卓然道战胜,诗力如虎书如龙。
岂惟惊走钓鳌客,正宜游戏狎鸥翁。
噫余辇下久留滞,纷纷坛坫连群雄。
江河畎浍各异量,工拙何问通与穷。
名篇叠枉珠玉赠,性光果与文章融。
痴孙索看强解事,扶床作赋怜阿钟。
寻梅渐作岁寒计,盼雪又祝来年丰。
谬期陶铸到多士,自愧印劣如顽铜。
衮衣归来定何日,輶轩采遍三齐风。
我本耕田夫,戴笠湘山曲。
饭稻羹河鱼,江乡习淳俗。
自从官长安,冠冕苦拘束。
疏懒弃蘋蓑,奔忙逐华毂。
回望旧家山,林烟隔空谷。
秋雨稼云黄,春风秧水绿。
间阔儿时事,神驰渺幽独。
此行出都门,沿途纷菽粟。
惟少红莲稻,难夸农足谷。
有如听筝琶,尚未聆豪竹。
何意过松林,佳境豁心目。
香叶舞翩翩,疏花散芬馥。
粒重欲垂头,泥深犹没足。
行将筑高廪,秋成欣鼓腹。
吾侪牛马走,糊口营饘粥。
常临乞米书,强窃代耕禄。
铅椠果何功,风尘徒逐逐。
何时十亩间,稳古三间屋。
稼圃日潇洒,农书夜披读。
言师苦县师,知足可无辱。
《留坝道中见稻》【清·罗绕典】我本耕田夫,戴笠湘山曲。饭稻羹河鱼,江乡习淳俗。自从官长安,冠冕苦拘束。疏懒弃蘋蓑,奔忙逐华毂。回望旧家山,林烟隔空谷。秋雨稼云黄,春风秧水绿。间阔儿时事,神驰渺幽独。此行出都门,沿途纷菽粟。惟少红莲稻,难夸农足谷。有如听筝琶,尚未聆豪竹。何意过松林,佳境豁心目。香叶舞翩翩,疏花散芬馥。粒重欲垂头,泥深犹没足。行将筑高廪,秋成欣鼓腹。吾侪牛马走,糊口营饘粥。常临乞米书,强窃代耕禄。铅椠果何功,风尘徒逐逐。何时十亩间,稳古三间屋。稼圃日潇洒,农书夜披读。言师苦县师,知足可无辱。
https://shici.929r.com/shici/9Q4MVTn4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