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三十六,此地属苕南。
古物藏松石,清流胜菊潭。
擎空山骨瘦,悬乳石毛毵。
飞舄王乔事,行看日接三。
洞天三十六,此地属苕南。
古物藏松石,清流胜菊潭。
擎空山骨瘦,悬乳石毛毵。
飞舄王乔事,行看日接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子安所作的《大涤洞》,描绘了大涤洞的自然景观和神秘气息。首句“洞天三十六”展现了洞穴的深邃与众多,暗示其非凡的洞天福地之感。接下来,“此地属苕南”点明了地理位置,苕南即指苕溪流域,增添了诗意的地理背景。
“古物藏松石”暗示洞中有古老的遗迹或珍宝隐藏在松石之间,透出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融合。“清流胜菊潭”则赞美了洞中流水清澈,仿佛胜过菊花潭的美景,给人以清凉宁静之感。
“擎空山骨瘦”运用拟人手法,形容山势挺拔,如同瘦骨嶙峋的仙人,增添了洞天的仙气。“悬乳石毛毵”描绘了洞顶石钟乳如丝悬挂的奇特景象,形象生动。
最后两句“飞舄王乔事,行看日接三”暗含典故,王乔乘飞舄(传说中的仙人坐骑)之事,表达了诗人期待在此地见到仙踪,日复一日地探寻洞天奥秘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大涤洞的神秘、幽深和超凡脱俗的意境,体现了宋诗崇尚自然、追求隐逸的审美取向。
司吾除道遵?迤,雪消平原有积水。
故知此邦易致潦,频赈无能疮痏起。
长桥前度忆圮颓,鸠工重筑亲相视。
今来蒇役利往来,春时水弱行壑里。
夏霖秋潦不可当,曾无良法惭徒尔。
徒杠舆梁有常经,不虞之誉求全毁。
咨尔群工善勤宣,岂能一一待亲理。
与我共之之谓何,食天禄斯民所恃。
示怀聊此举大凡,加惠蠲逋即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