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全展画,问径每梯苔。
鬘相应须礼,肩舆可漫回。
图经谁说创,刺史此曾来。
泰岳秀分得,苻秦境早开。
云皆依嶂吐,松不藉人栽。
甘露泉犹渫,禅房重举杯。
入山全展画,问径每梯苔。
鬘相应须礼,肩舆可漫回。
图经谁说创,刺史此曾来。
泰岳秀分得,苻秦境早开。
云皆依嶂吐,松不藉人栽。
甘露泉犹渫,禅房重举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深入山林,沿着布满青苔的小径前行的场景。首句“入山全展画”,以“展画”形象地展现了山中景色的开阔与美丽,仿佛展开了一幅画卷。接着,“问径每梯苔”则细腻地描绘了行进过程中的细节,每一步都踏在青苔之上,既增加了行走的难度,也增添了自然的野趣。
“鬘相应须礼,肩舆可漫回”两句,可能是指山中寺庙或神像前的仪式,以及行人在山间随意回转的情景,体现了对自然与宗教的敬畏与亲近。接下来,“图经谁说创,刺史此曾来”两句,通过询问图经的创建者和前人的到访,表达了对历史与文化的追思。
“泰岳秀分得,苻秦境早开”可能借用了泰山的雄伟与古代历史的背景,暗示了灵岩寺所在之地的历史地位与自然美景。随后,“云皆依嶂吐,松不藉人栽”描绘了云雾缭绕、山峰耸立的景象,以及松树自然生长的生机勃勃,强调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
最后,“甘露泉犹渫,禅房重举杯”则以甘甜的泉水和僧侣的禅房聚会,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精神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
孤山山下旧祠堂,诗与梅花一样香。
方欲向君求剩语,忽逢摘索破天荒。
迎秋花事稀,蝶翅依沙晚。
篱落绕红园,暗遣佳名损。
立名岂愿丑,一定不容返。
宁避市尘喧,甘作山林遁。
柔枝缀凤儿,栏外成锦幰。
婉婉风味殊,苒苒烟光远。
治世凤朝阳,吾道何须偃。
毋学接舆狂,终日空思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