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丛日映亭亭影。碧玉双环静。连枝春草又重挥。
月映同心纫佩入纱闱。珊珊联步还归省。
暂别瑶台境。庭前再认彩丝长。
乞得国恩家庆两流芳。
数丛日映亭亭影。碧玉双环静。连枝春草又重挥。
月映同心纫佩入纱闱。珊珊联步还归省。
暂别瑶台境。庭前再认彩丝长。
乞得国恩家庆两流芳。
此诗以细腻之笔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景致的画面。"数丛日映亭亭影。碧玉双环静",开篇便以日光下亭亭玉立的植物为背景,以“碧玉双环”形容其形态之美,静谧而雅致,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连枝春草又重挥。月映同心纫佩入纱闱”,进一步描绘了春草连绵,月光下的同心佩饰在纱帷中闪烁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情感的深厚与纯洁。
“珊珊联步还归省。暂别瑶台境”,通过“珊珊联步”这一动态描写,表现了人物轻盈的步伐和归家的急切心情,与“瑶台境”的对比,突出了对家的思念与向往。
“庭前再认彩丝长。乞得国恩家庆两流芳”,最后两句将视角拉回庭院,通过“彩丝长”象征着家族的传承与荣耀,表达了对国家恩赐与家庭幸福的感激之情,以及这种幸福与荣耀将世代流传的美好愿景。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既有对美好景致的赞美,也有对亲情、爱情及国家恩赐的深情表达,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生活、自然与情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