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去鳷鹊,鹄引欲相要。
晨凫移去舸,飞燕动归桡。
鸡人怜夜刻,凤女念吹箫。
雀钗照轻幌,翠的绕纤腰。
复闻朱鹭曲,钲管杂回潮。
方舟去鳷鹊,鹄引欲相要。
晨凫移去舸,飞燕动归桡。
鸡人怜夜刻,凤女念吹箫。
雀钗照轻幌,翠的绕纤腰。
复闻朱鹭曲,钲管杂回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各种鸟类的形象与动态,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活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方舟去鳷鹊”、“鹄引欲相要”、“晨凫移去舸”,形象地描绘了不同鸟类的飞翔姿态和行为,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飞燕动归桡”一句,巧妙地将燕子的飞行与划船的动作联系起来,既表现了燕子的灵动,也暗示了人物的活动。接下来,“鸡人怜夜刻,凤女念吹箫”则通过鸡鸣与女子吹箫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反映了宫廷生活的独特韵味。
最后,“雀钗照轻幌,翠的绕纤腰”描绘了女子佩戴雀钗、身姿轻盈的场景,通过“轻幌”和“纤腰”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优雅。而“复闻朱鹭曲,钲管杂回潮”则以朱鹭的歌声和乐声交织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营造出一种欢快而又略带哀愁的气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也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宫廷生活的独特风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跋涉既累月,始闻及清湘。
长风卷舟幕,忽见湘山苍。
黄发数老叟,迎予具壶浆。
面色颇黧瘦,草际各跄跄。
拜起问生理,辄言困兵荒。
云望使君至,冀免沟壑殃。
我闻老叟言,垂涕意彷徨。
比岁牧梁宋,兵戈剧流亡。
逮此越万里,民瘼乃同方。
忆昔始观国,徒行不赍粮。
皇舆非改辙,惠泽恒汪洋。
闵兹丰俭故,所罪吏非良。
噬肤遂及髓,割肉救疮疡。
天高不能愬,仰失日月光。
矧予既朽废,岂有仁风扬。
登途入城府,恻恻心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