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十二首·其五》
《偈十二首·其五》全文
宋 / 释本才   形式: 偈颂

清机历掌,同道方知,格外称提。

徒劳陷啄,句中有句。埋没已灵,句中无句。

藏身北斗,拈灯笼向佛殿里。

即且置将三门来,灯笼上又作么生。

自是觑不见,刚道有遮护。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禅宗诗人释本才的《偈十二首》之五,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旨在传达深刻的哲理和修行的智慧。

“清机历掌,同道方知”,开篇以“清机”比喻内心的清明与纯净,只有同道之人方能理解这种境界。“格外称提”,强调了这种境界的特殊性和超越性,需要特别的推崇和重视。

“徒劳陷啄,句中有句”,这里使用了双关语,“句中有句”既指语言中的深意,也暗示了修行过程中对文字的深入理解与体悟。通过“徒劳陷啄”的形象,表达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与挑战。

“埋没已灵,句中无句”,进一步探讨了语言与真理的关系。这里的“已灵”意味着内在的觉醒与智慧,而“句中无句”则强调了语言的局限性,真正的智慧无法完全被语言所表达。

“藏身北斗,拈灯笼向佛殿里”,运用了北斗星和灯笼的比喻,北斗星象征着指引方向的智慧,灯笼则代表了光明与指引。这一句表达了在修行的道路上,需要借助智慧的光芒(如佛法)来照亮前行的道路。

“即且置将三门来,灯笼上又作么生”,这里的“三门”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意为解脱的三个途径。这一句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在已经借助智慧之光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深化修行,达到更高的境界。

“自是觑不见,刚道有遮护”,最后两句表达了即使在修行的道路上有所领悟,也可能因为自我认知的局限而看不到更深层次的真理,但同时也有佛法作为遮护,给予指导和保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深刻地探讨了修行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和挑战,以及如何在语言与真理之间寻找平衡,最终达到心灵的觉醒与智慧的提升。

作者介绍

释本才
朝代:宋

释本才,号佛心,长溪(今福建霞浦)人。俗姓姚。住潭州上封寺。高宗绍兴间卒。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惟清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二十首。
猜你喜欢

醉中刘道叔尹嗣复李子先垂和予乙巳岁开元寺

忆弄吟毫倚翠阴,也应新笋更成林。
感君潇洒赓诗句,不负凌虚一寸心。

(0)

伏睹留守安抚司徒侍中镇魏三日遂获甘雨吟成

相衮前年抚雍民,下车飞雪满咸秦。
风行魏国才三日,雨作商岩恰半春。
忠节此生存社稷,诚心是处感天人。
二方岂合偏蒙润,四海思归旧花钧。

(0)

涵碧阁东阳山水佳处予闻且久独未能往近得进

山水相和碧色鲜,中间飞阁插云端。
水声喷薄如孤泻,山势巉岩复对盘。
吟恐昔人精魄笑,到疑盛夏骨毛寒。
流觞已往双鱼在,怀古探奇两事干。

(0)

甲寅二月罢户部勾院移群牧判官待次数月乙卯

谁容豺虎漏谗人,又遣花封食贫。
渐老可无诗过日,连年唯有闷偿春。
奔波尘土非吾事,流浪江湖合此身。
且信浊醪存妙理,一杯万虑付洪钧。

(0)

某伏睹判府司徒侍中置酒宴客即时雪作谨成七

相君东合冒寒开,朔雪贪随乐事来。
腊信未通先漏洩,台光欲近却迟回。
势轻漫拟凌歌袖,片小才能缀酒杯。
寂寞相如孤客在,定应授简属邹枚。

(0)

某尝约才甫游双溪以连雨多事因循未果辱诗督

共君曾约访烟霞,欲趁芳时物物嘉。
宿诺古人尝有诫,春游今我果成赊。
眼看日下无穷事,肠断风前已落花。
天气清明当趣驾,此诗先寄谪仙家。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