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其二竹堂寺寄无尽》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其二竹堂寺寄无尽》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东城古寺万枝梅,一岁看花得几回。

竹径三年无我迹,松门此日为谁开。

还应坏壁馀诗草,只恐荒碑蚀雨苔。

凭仗山僧悬木榻,长安倦客且归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对吴中诸寺的怀念之情,尤其是对竹堂寺的深情寄托。诗中以“东城古寺万枝梅”开篇,不仅渲染了寺庙的古老与梅花的繁盛,也暗含了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意味。接着,“一岁看花得几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竹径三年无我迹,松门此日为谁开”两句,通过对比三年前与今日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行踪的变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或期待。接下来,“还应坏壁馀诗草,只恐荒碑蚀雨苔”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想象中的破壁旧诗和荒碑上的青苔,展现了诗人对往昔记忆的珍视和对时间侵蚀的忧虑。

最后,“凭仗山僧悬木榻,长安倦客且归来”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山僧的帮助,暂时放下尘世的疲惫,回到熟悉的环境,寻求心灵的慰藉。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记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彤庭分帛

赤子须摩抚,红尘几送迎。

幕张云匼匝,车列鉴鲜明。

岂是朘民血,空教适宦情。

忍闻分竹者,竭泽自求盈。

(0)

倦倚

蝉声燕语细相和,池面才浮点点荷。

倦倚阑干消永日,葡萄阴薄柳风多。

(0)

寓京口四首答汤菊庄兼简分司郑料院·其四月观远眺

朝宗亭下浪冥冥,何日寻观瘗鹤铭。

更欲裹茶邀客去,短篷敲火瀹中泠。

(0)

柳外飞来恰弄声,瞥然流去一梭轻。

分明啼断春愁处,风不惊花午院晴。

(0)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铜荷融烛泪,金兽啮扉环。兰堂春夜疑,惜更残。

落花风雨,向晓作轻寒。

金龟朝早,香衾馀暖,殢娇由自慵眠。

小鬟无事须来唤,呵破点唇檀。回身还、却背屏山。

春禽飞下,帘外日三竿。

起来云鬓乱,不妆红粉,下阶且上秋千。

(0)

盐角儿·其一

增之太长,减之太短,出群风格。

施朱太赤,施粉太白,倾城颜色。慧多多,娇的的。

天付与、教谁怜惜。

除非我、偎著抱著,更有何人消得。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