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孟子》
《孟子》全文
宋 / 王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孟子不肯比伊尹,仲尼方可期文王。

圣贤自得固厚重,庸俗始以已较量。

微生喜以佞面诋,臧氏恶非礼所当。

惜哉二子不自重,以人可否何不详。

(0)
注释
孟子:指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轲。
伊尹:商朝名臣,辅佐商汤建立商朝。
仲尼:孔子的别称。
文王:周文王姬昌,孔子推崇的古代明君。
庸俗:平凡、平常。
较量:比较、竞争。
微生:可能指某位善于巧言的人。
佞面:花言巧语、虚伪的面孔。
臧氏:姓氏,这里可能指代某人。
非礼:不合乎礼仪的行为。
自重:尊重自己,保持高尚品行。
何不详:为何不仔细考虑。
翻译
孟子不愿与伊尹相提并论,孔子才堪比周文王的德行。
圣贤之人自然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而平庸之人却只看重表面的比较。
微生这个人喜欢用巧言令色来诋毁他人,臧氏厌恶不合礼仪的行为。
可惜啊,这两位贤者未能自重,对于他人的评价为何如此不加审慎。
鉴赏

这首诗是对儒家圣贤的品格和行为的一种赞颂,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名士风范的追求与评价。诗中首先提到孟子不愿与伊尹相比,而认为孔子才能达到文王的境界,表明了对圣贤之德高标准的认同。

接着,“圣贤自得固厚重”一句强调了圣贤之人内心的坚定和品行的纯正,不为世俗所动摇。相比之下,普通人往往以自己的浅薄认识去衡量圣贤,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恰当的。

“微生喜以佞面诋”表达了对于那些只会阿谀奉承、不怀好意地批评他人的行为的鄙视。而“臧氏恶非礼所当”则是指出某些人品行不端,不符合礼仪之道。

最后,“惜哉二子不自重,以人可否何不详”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本应有着高尚品德的人却轻视自己身份,不去深思他人的评价的遗憾。这里的“二子”可能是指某两位儒家士人,他们应当更加自重,深刻地审视周围的声音。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圣贤之道的尊崇,以及对品行高尚之人的期待和要求。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之间在学术、品德上的互相评鉴与挑剔。在艺术风格上,诗人运用了典故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教育意义。

作者介绍
王令

王令
朝代:宋   生辰:1032~1059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猜你喜欢

兰陵王

雪崖雪。玉垒浮云变灭。

蓬婆外、晴白界天,西岭窗涵古今绝。秦山置下列。

类媵姬姜娣侄。

望太白、三百去天,六月人犹失炎热。缁尘苦为涅。

问谁可配兹,千仞高洁。惟君雅号相优劣。

有北正寒冽,传将移节,及门再命益磬折。

未闻赐环玦。我拙。误名窃。甚此日徵书,亦到岩穴。

何人轣辘同车辙。华首最相悦,忍为轻别。

定成竹否,乞为汝,负羁绁。

(0)

临江仙.寿程雪楼

白雪楼前清昼,新来喜事连绵。朱明绿暗麦秋天。

绣衣何日去,丹荔已香传。

前夜团圆明月好,清光流照华筵。

锦囊随处地行仙。庭椿关望眼,同庆八千年。

(0)

永遇乐

一片西湖,四时烟景,谁暇游遍。

红袖津楼,青旗柳市,几处帘争卷。

六桥相望,兰桡不断,十里水晶宫殿。

夕阳下、笙歌人散,唱彻采菱新怨。

金明老眼,华胥春梦,肠断故都池苑。

和靖祠前,苏公堤上,谩把梅花捻。

青衫尽耐,蒙蒙雨湿,更着小蛮针线。

觉平生、扁舟归兴,此中不浅。

(0)

鹦鹉曲.渔父

沙鸥滩鹭缡依住。镇日坐钓叟纶父。

趁斜阳晒网收竿,又是南风催雨。

绿杨堤忘系孤桥,白浪打将船去。

想明朝月落潮平,在掩映芦花浅处。

(0)

梅花三首·其一

肯同凡卉争妍?自与高人索笑。

他年鼎鼐调和,不改山林节操。

(0)

棠梨白练图

芙蓉香冷箫声杳,月淡烟清楚宫晓。

仙禽不语雪衣轻,相逢却恨秋风早。

土花翠浅霜露濛,山梨小结丹砂红。

玉人醉倒不知处,梦回故苑朝云浓。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