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茂秦》
《寄茂秦》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谁惜虞卿老去贫,平原食客一时新。

怀中白璧如明月,何处还投按剑人。

(0)
鉴赏

此诗《寄茂秦》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虞卿和平原食客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与知遇之恩的深刻感慨。

首句“谁惜虞卿老去贫”,以虞卿(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晚年贫困的境遇为引子,暗含对才士晚年不得志的同情。虞卿虽才华横溢,却在年老时仍困于贫穷,无人怜惜。这句诗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公的隐晦批评。

次句“平原食客一时新”,转而提到平原上的一批新食客。这里“平原”可能象征着当时的官场或权力中心,“食客”则比喻那些为了利益而聚集于此的官员或权贵。这一句通过对比,暗示了时代更迭,新旧势力交替的情景。

第三句“怀中白璧如明月”,形象地描绘出怀揣着珍贵礼物(白璧,古代象征价值连城的玉器)的使者,如同明亮的月亮一般,寓意着其礼物的珍贵和使者身份的尊贵。这里的“白璧”象征着忠诚与价值,同时也暗指知遇之恩。

最后一句“何处还投按剑人”,则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还有谁能像当年的按剑人那样,接受并珍视这样的忠诚与礼物呢?“按剑人”通常指的是能够识才、重才的君主或贤者,这里表达了对真正能赏识人才的领导者的渴望和呼唤。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忠诚与知遇之间的矛盾与期待,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礼疏山塔·其一

造塔当年事,喧传直至今。

示人千古意,与匠两三金。

不得罗山语,谁知矮叔心。

瓣香来作礼,肯顾白云深。

(0)

西江月.茶

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已醺浮蚁嫩鹅黄。

想见翻成雪浪。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

无因更发次公狂。甘露来从仙掌。

(0)

赠秦少仪

汝南许文休,马磨自衣食。

但闻郡功曹,满世名籍籍。

渠命有显晦,非人作通塞。

秦氏多英俊,少游眉最白。

颇闻鸿雁行,笔皆万人敌。

吾早知有觏,而不知有觌。

少仪袖诗来,剖蚌珠的皪。

乃能持一镞,与我箭锋直。

自吾得此诗,三日卧向壁。

挽士不能寸,推去辄数尺。

才难不其然,有亦未易识。

(0)

小仰山

万丈青山插碧天,真人炼药石依然。

功成自此飞升去,屈指人间八百年。

(0)

胧月

夜晴初见月,云薄未分明。

高树尚无影,远鸿时有声。

下阶嫌履湿,闭户认苔生。

寂寂墙阴暝,更长已渐倾。

(0)

咏凌霄花

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