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其三》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其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白云湖上华阳山,那得相看不醉还。

明日蓬蒿三径没,谁怜长史在人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通过“白云湖”、“华阳山”等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与友人在此美景中相会,饮酒畅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首句“白云湖上华阳山”,以“白云”、“湖”、“华阳山”构成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白云飘渺,湖水宁静,山色葱郁,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与秀美。这样的背景之下,人的情感显得更为深沉和丰富。

次句“那得相看不醉还”,直接抒发了诗人与友人在如此美景中的愉悦心情。这里的“醉”不仅指酒醉,更包含了心灵的陶醉、情感的沉浸,以及对眼前美好景象的无限感慨。诗人与友人在这里相遇,共享这份难得的欢愉,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只剩下纯粹的快乐和满足。

后两句“明日蓬蒿三径没,谁怜长史在人间”,则从眼前的欢聚转向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友情的珍惜。诗人预见到相聚时光的短暂,明日之后,各自的生活轨迹可能会让这段美好的时光变得模糊,甚至消失。他担心着,当自己成为“长史”(古代官职名),即在忙碌的公务中,是否还有机会与朋友相聚,享受这样的闲适与欢乐。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可能失去这种纯粹快乐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共存的美好追求。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春直奎章阁二首·其一

旋拆黄封日铸茶,玉泉新汲味幽嘉。

殿中今日无宣唤,閒捲珠帘看柳花。

(0)

题所藏赵仲穆画江山秋霁图

国朝名画谁第一,只数吴兴赵翰林。

高标雅韵化幽壤,断缣遗楮轻黄金。

忆昔京华陪胜集,郎君妙年才二十。

江南春雨又相逢,笔底秋山那可及。

便欲追踪僧巨然,破墨烂熳还清妍。

倚阑人待沧海月,悬崖树拂潇湘烟。

老夫□爱扁舟趣,风静波深疑可渡。

顾生痴绝忽大叫,指点前峰问归路。

(0)

题周文矩画熨帛士女

熨开香雾细裁缝,蜀锦吴绫五色秾。

云母屏前秋冷澹,自将纤手折芙蓉。

(0)

题达兼善书渔庄篆文

閒居正忆龙头客,喜见秦人小篆文。

便到山中看摹勒,已?十日卧寒云。

(0)

赠周信之教授

霞蒸春暖丹初熟,许我刀圭未暇寻。

只在鸳鸯湖上住,杏花种得满园林。

(0)

题虢国走马图

月淡花浓酒半消,沈香亭暖度箫韶。

传宣趣赐飞龙马,虢国夫人早入朝。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