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使东川.江楼月》
《使东川.江楼月》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

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

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

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

(0)
注释
嘉陵江:中国的一条河流名称。
江:指嘉陵江。
驿楼:古代传递文书的人途中休息或换马的地方。
月:月亮。
月色:月光。
床:这里指代室内空间。
地:地面。
江声:江水流动的声音。
鼓:比喻江水声沉重如同击鼓。
风:比喻江水声轻柔如同风声。
诚知:确实知道。
远近:远处和近处,泛指各地。
三五:农历每月十五,指月圆之夜。
但恐:只是担心。
帝乡:这里指京城、国都。
洁白:这里形容月亮明亮纯净。
几人:多少人。
潜傍:悄悄靠近。
杏园东:杏园的东边,可能指代一个赏月的好地方。
翻译
在嘉陵江边的驿站楼上,江水在楼前流淌,月亮高悬于空中。
月光洒满了床榻也铺满了地面,江水的声音像鼓声又像风声交响。
确实知道无论远近今天都是十五月圆之夜,只是担心天气阴晴可能有所不同。
万一京城那里月亮依然明亮皎洁,会有多少人悄悄地靠近杏园东边赏月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诗人站在嘉陵江岸的驿楼中,窗外的江水在月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而那轮明月则悬挂在空中,它的清辉洒满了整个房间和地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同时,诗人还捕捉到了江水拍打岸边的声音,既像鼓声又似风声,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之美。

在第三句中,“诚知远近皆三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但恐阴晴有异同”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天气变化的担忧。最后两句“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中,“帝乡”指的是京城长安,那里是否依旧清洁而美丽?“潜傍杏园东”则是说有人偷偷地在杏园东边徘徊。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远方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月夜江景,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春桂问荅二首·其二

春桂荅: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0)

别李浦之京

故园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

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0)

郊庙歌辞.后唐宗庙乐舞辞.永平舞

庆传瓒祚,位正瑶图。功宣四海,化被八区。

静彰帝道,动合乾符。千秋万祀,永荷昭苏。

(0)

咏烛二首·其一

燄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

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

(0)

赠顾交趾公真诗

顾侯体明德,清风肃已迈。

发迹翼藩后,改授抚南裔。

伐鼓五岭表,扬旌万里外。

远绩不辞小,立德不在大。

高山安足凌,巨海犹萦带。

惆怅瞻飞驾,引领望归旆。

(0)

招隐诗二首·其一

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

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沈。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

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