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六夜望月蚀阴雨不见》
《十六夜望月蚀阴雨不见》全文
元 / 柳贯   形式: 古风

三五秋正中,既望月当蚀。

公庭修救事,摐金控鸣镝。

喧挐走儿稚,发召遍巫觋。

我时适未寝,披衣步檐隙。

飞雨洒面来,空云稍如幂。

天应爱厥妃,恐惧遭掩抑。

仗此丰隆威,角彼妖蟆力。

譬诸薮藏疾,含秽惟汝德。

两曜驾两轮,安行各适职。

奈何啖食凶,须臾成毁璧。

见过虽有惩,匿瑕乃无迹。

雨非党蟆者,为天护精魄。

常情惜良夜,良夜安足惜。

德刑与阴阳,配对初不逆。

星辰系天步,磨蚁沿历历。

圆颢示无为,苍苍垂正色。

稽首父母光,千人万人觌。

(0)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柳贯所作,名为《十六夜望月蚀阴雨不见》。诗中描绘了中秋时节,月圆之时却遭遇月蚀,公庭上下皆忙于救急之事,金鼓鸣响,众人惊慌。诗人自己则在夜深人静时,披衣出门,试图一睹月蚀之景。然而,天空中飘落的雨水遮挡了视线,只能感受到空云的模糊覆盖。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将自然现象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

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月蚀比作“薮藏疾”,即隐藏着的疾病,强调其危害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月蚀现象的敬畏之情,认为这是上天对月神的保护,避免其受到伤害。诗人还提到,月亮和太阳各自遵循自己的运行规律,而月蚀的发生似乎违背了这种秩序,引发了对“德刑与阴阳”关系的思考。最后,诗人以对“父母光”的敬仰结束,表达了对宇宙和谐与正直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和独到见解,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柳贯

柳贯
朝代:元   字:道传   籍贯:婺州浦江   生辰: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

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传,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猜你喜欢

题姚复庄燮哭汤户部诗后·其五

见公既不得,苦思读遗文。

相去遂万古,贶我以精神。

遗文不可觅,会当求诸师。

落落经世才,所存恐已稀。

一发系千钧,匪求后世知。

大海掣鲸鲵,阴厓聚雷雨。

但读吾师集,可知公所吐。

两间不朽名,光燄高李杜。

何当为李汉,思附韩吏部。

(0)

频闻·其一

频闻两浙菜麦好,黄梅尺泽分秧了。

灾民加赈度夏五,静待西成登万宝。

(0)

西直门外即事

露重晓烟微,菁葱遍近畿。

骋眸林叶张,惬意麦苗肥。

锦蝶随花乱,黄鹂选树飞。

凉风驱急雨,忽湿侍臣衣。

(0)

即事·其六

虚斋素尚养松云,书史沉酣岂市勤。

恰似雨馀花气馥,惟能静者始能闻。

(0)

季春圆明园作

载止行时跸,言旋上林苑。

上林春正佳,芳菲接近远。

我志不在兹,切切有所思。

临御十七载,惕励无已时。

未能免水旱,遑云致皞熙。

边境幸敉宁,虑文恬武嬉。

户口幸日增,虑艰食无衣。

俗尽有奸伏,野宁无贤遗。

抚躬一再省,此咎其诿谁。

(0)

雨花室杂咏·其四

虚斋四座净无尘,迭与名山作主宾。

个里参禅真恰当,笑予不是得閒人。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