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斋四座净无尘,迭与名山作主宾。
个里参禅真恰当,笑予不是得閒人。
虚斋四座净无尘,迭与名山作主宾。
个里参禅真恰当,笑予不是得閒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置身于清净的斋室之中,四周环境之净,仿佛与名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在此静心参禅,体验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自嘲并非闲散之人,而是深陷于这种精神追求之中。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修身养性、寻求精神寄托的追求。
窗外幽花,开遍处、这枝奇绝。
染猩红、带雨拖烟,倚栏娇怯。
似为当年亡国恨,至今犹吐同心结。
爱迎风、款款并香肩,迷蝴蝶。心未冷,情还热。
叹玉碎,怜簪折。羡一邱荒土,茁生英烈。
一叶半花堪再拜,同生同死无分别。
笑青青、吕雉戚姬坟,难言说。
天河西垂晓光澹,露下波回素秋暗。
红颜老去不回头,坠粉塘边留浅绀。
秋云阴阴化为雨,美人日暮嗟尘土。
幽房冷榭深复深,枉记汀洲采芳杜。
劝君莫听采莲歌,房空子出当奈何。
衣香扇影相代谢,飘零珠泪今则那。
缥渺空江寻不得,苦心水底遥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