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桑海间,志士竞沈冥。
荒山万招提,殊不少骆丞。
年运与俱往,谁为留名称。
我来过凤溪,云外闻兰馨。
将无二公子,魂魄所式凭。
独怜采风者,谷音久飘零。
我诗虽不工,聊足补献徵。
击碎竹如意,空中声登登。
吁嗟桑海间,志士竞沈冥。
荒山万招提,殊不少骆丞。
年运与俱往,谁为留名称。
我来过凤溪,云外闻兰馨。
将无二公子,魂魄所式凭。
独怜采风者,谷音久飘零。
我诗虽不工,聊足补献徵。
击碎竹如意,空中声登登。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在太白山中悼念二公子时所作。全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
首句“吁嗟桑海间,志士竞沈冥”以感叹的语气开篇,点出志士们在历史长河中的沉寂与牺牲。接着,“荒山万招提,殊不少骆丞”描绘了太白山中众多寺庙的荒凉景象,暗喻逝者虽不在人世,但其精神永存。随后,“年运与俱往,谁为留名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英雄事迹易被遗忘的感慨。
“我来过凤溪,云外闻兰馨”转而描写诗人亲自来到太白山,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幽香的兰花,以此寄托对逝者的思念。“将无二公子,魂魄所式凭”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仿佛二公子的灵魂仍在指引着自己。
最后,“独怜采风者,谷音久飘零”将自己比作采集民间歌谣的“采风者”,暗示自己的作品虽不完美,却能像逝去的二公子一样,留下一些声音和记忆。“我诗虽不工,聊足补献徵”表明诗人虽自谦,但依然愿意通过诗歌来纪念逝者。“击碎竹如意,空中声登登”以动作结束全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击打竹如意,发出清脆声响,以此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与敬意。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