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开云影堕烟鬟,远水孤村何日还。
最是家山好风月,柴门虽设不曾关。
天开云影堕烟鬟,远水孤村何日还。
最是家山好风月,柴门虽设不曾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人沈梧以“天开云影堕烟鬟”起笔,巧妙地将天空中的云彩与远处山峦的轮廓相融合,形成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又赋予了画面以生动感。接着,“远水孤村何日还”一句,将视线从广阔的天空转向远方的水面和孤独的村落,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最是家山好风月”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深情赞美,这里的“风月”不仅指自然风光,也包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寄托。最后一句“柴门虽设不曾关”,以柴门象征家的温馨与安宁,虽然门开着,却仿佛暗示着家的温暖随时欢迎归人,营造出一种开放而包容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家的亲切与舒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富有感染力。
江帆屡载轻蓑到,船头互衔船尾。
万舶成喧,孤踪向寂,仍觅栏杆来倚。晴暾乍起。
见几个箯舆,一行珠翠。
知是谁家,自惭相遇判荣悴。
前年波暗浪浊,客心惊绝处,今又清水。
鹭点平沙,人团峭堞,才领些些春意。红丝砚洗。
傍三寸苔皮,半枝花泪。可许留题,旧游词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