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其六》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其六》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古风

瑶花已三白,腊戍当兹晨。

田家愿丰稔,对此尤欣欣。

岁功已云毕,斗酒叙比邻。

共言足公赋,击壤同尧民。

惭予不耕者,承乏侍紫宸。

素餐不见斥,惟应仰皇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腊日时节,田间农人对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诗人作为朝廷官员,虽未亲耕却能共享国家之福的感慨。诗中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对皇恩的感激。

首句“瑶花已三白”,以“瑶花”比喻雪花,点明了腊日的节气特征,雪花纷飞,大地银装素裹。“腊戍当兹晨”,描述了此时正是腊月的早晨,天气寒冷而充满节日的氛围。

接着,“田家愿丰稔,对此尤欣欣。”写出了农民对于丰收的渴望与喜悦,他们对眼前的景象感到格外高兴。这种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之情,体现了农耕文化中的朴素哲学。

“岁功已云毕,斗酒叙比邻。”表明一年的劳作已经结束,人们在欢庆之余,也通过饮酒的方式,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体现了和谐的社会关系。

“共言足公赋,击壤同尧民。”这里引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百姓对国家赋税政策的满意,如同古代圣君尧的治国理念,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

最后,“惭予不耕者,承乏侍紫宸。”诗人自谦自己并非亲自耕作之人,但能够侍奉在皇帝身边,享受国家的恩泽,内心感到既惭愧又庆幸。

“素餐不见斥,惟应仰皇仁。”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实际贡献,但并未受到责备,这都是因为皇上的宽厚仁慈。全诗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士大夫对国家、对皇恩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村田乐祭社图

春风吹晴杏花雨,东村西村鸣社鼓。

长旂翩翩导前路,乐舞于于成队伍。

冠带郎君颜貌古,插竹簪花相媚妩。

可是平生惯尘土,不学时人觑面目。

髦髦童儿亦覶缕,骑牛老儿妄伛偻。

桑柘影斜山日暮,醉饱归来同笑语。

田家之乐乐如许,正是太平无事处。

孰知异世多官府,村乐荒凉无此举。

大家役役如征戍,小家戚戚驱儿女。

白日康庄猰㺄多,黔黎尽作逃亡户。

云林丛社能识取,抚绥宁信巅崖苦。

按图阅景自凄楚,谁是龚黄谁卓鲁?

(0)

秋兴二首·其一

万里山河一局棋,旷怀真感独伤悲。

石麟夜雨生新恨,铜雀春风属旧时。

雪捲流沙驮信远,天沈辽海鹤书迟。

五陵年少俱零落,回首故园空梦思。

(0)

梅花十五首·其十三

不作桃李态,山林别是春。

但令心似铁,何虑惹缁尘?

(0)

素梅五十八首·其三

江南雪消春渐回,溪东溪西梅花开。

幽人作诗兴不浅,时复杖藜携酒来。

(0)

满庭芳.赠侄

非乐英材,都缘业重,奈何学父相陵。

暗思揣已,亘昔并无能。

最苦于身学浅,生徒拥、战战兢兢。

来咨问,心中諕得,恰似履薄冰。宁曾。

为模范,果然当死,偏得人憎。

又番成羁绊,早晚超升。

拂袖崇真向道,前程访、霞友云朋。

真消息,蓬莱路稳,相从去须登。

(0)

戚氏

冻云昌。出入缭邈遍舒张。

直上玄凝,满空浓密,现嘉祥。六花妥瑶芳。

轻飞缓舞姿飘扬。

须臾渐渐俱缟,物物因迹尽均妆。

选甚高下,那拘遥迥,一同不辨偏傍。

更新鲜洁静,添素加彩,增至辉煌。唯睹晃瀁无方。

应是瑞气,接引在中央。

成佳致、自然盈尺,岁稔时康。显青苍。

间点碧汉云归,片段日放晶阳。

任溶任聚,正是流酥,独许仙客堪尝。

淡味偏能好,浑如这、玉液与琼浆。

细想虽无馥郁,便深宜、寂暗岁香。

别生景趣盈盈,再腾妙妙,静里开真相。

复作冰、为宝玲珑状。风剪剪、声韵珰珰。

夜静来、转觉严凉。运星斗、皓月岂寻常。

最相当处,明明莹彻,返照交光。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