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天池生,负才气傲兀。
白鹿一表成,鹦鹉并超越。
良乐眼大奇,相马独相骨。
知己遭逮击,一朝狂疾发。
持斧碎头颅,唯恐不早没。
感激彻心肝,悲愤贯日月。
知己能死人,慎勿轻许身。
吁嗟天池生,负才气傲兀。
白鹿一表成,鹦鹉并超越。
良乐眼大奇,相马独相骨。
知己遭逮击,一朝狂疾发。
持斧碎头颅,唯恐不早没。
感激彻心肝,悲愤贯日月。
知己能死人,慎勿轻许身。
这首诗《天池生》由清代诗人顾峵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人物形象。
首先,“吁嗟天池生,负才气傲兀。”开篇即以“天池生”为题,点明了主人公的非凡之名与独特的气质,暗示其与众不同的人生轨迹。接着,“白鹿一表成,鹦鹉并超越。”运用比喻手法,将主人公的才华比作白鹿和鹦鹉,不仅形象生动,也突出了其在艺术或学术上的卓越成就。
“良乐眼大奇,相马独相骨。”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的洞察力和独特眼光,无论是音乐还是相马,都能看出其超凡脱俗的见识。然而,“知己遭逮击,一朝狂疾发。”转折处揭示了主人公命运的转折点,他深爱的知己遭遇不幸,导致他情绪失控,展现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持斧碎头颅,唯恐不早没。”这一句描绘了主人公在极度悲愤之下,不惜一切代价寻求解脱的决绝行为,展现了其极端的情绪状态。最后,“感激彻心肝,悲愤贯日月。”表达了对知己的深切怀念与感激,以及对命运不公的强烈愤慨,情感饱满而深刻。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复杂情感和命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才华横溢却又饱受挫折的人生,同时也传达了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抗争。
先生腹有五车书,宜著天禄与石渠。
一日不可食无鱼,何不置之于江湖。
迩来得邑古塞隅,饮酪披毳如羌胡。
汾水浊恶山童枯,不知先生何为娱。
忽然寄诗遣长须,报我县圃开榛芜。
昔为沮洳今可潴,下灌粳稻池之馀。
清流映带红芙蕖,炯然不染先生如。
簿书扰扰徒喧呼,不妨行吟学三闾。
吏民已化愚溪愚,能和紫芝于蔿于。
教条自简俗自纾,三尺不犯鞭与蒲。
愿君越吟小踟蹰,晋楚未觉肝胆殊。
长短莫较鹤与凫,弹铗且缓归来乎。
落花宁是秽,啼鸟不为喧。
野水从侵道,青山任塞门。
吏身閒似隐,官舍静于村。
开卷何曾读,风来只自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