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支黄幄,长筵藉软莎。
恩膏宣塞下,部落列山阿。
法酒沾人醉,椎牛飨众多。
提携偕妇稚,千帐动欢歌。
大野支黄幄,长筵藉软莎。
恩膏宣塞下,部落列山阿。
法酒沾人醉,椎牛飨众多。
提携偕妇稚,千帐动欢歌。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玄烨在廓尔沁部落与蒙古族人民共宴的场景。开篇“大野支黄幄,长筵藉软莎”以广阔的草原为背景,黄色的帐篷和绵延的宴席铺展在柔软的草地上,营造出宏大的场面。接着“恩膏宣塞下,部落列山阿”,表达了皇帝对边疆民族的恩泽,以及部落分布于山岭之间的景象。
“法酒沾人醉,椎牛飨众多”描述了宴会上醇厚的美酒让宾客陶醉,宰杀的牛只供众人享用的盛况。最后“提携偕妇稚,千帐动欢歌”则展现了人们携家带口参与宴会的温馨画面,千座营帐中充满了欢声笑语,生动地表现了民族间的和谐与欢乐。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民族与皇室之间融洽的互动,以及盛大宴会的热闹与欢乐氛围,体现了清代宫廷与边疆民族关系的和谐一面。
石汝来前,号汝苍然,名之太初。
问太初而上,还能记否,苍然于此,为复何如。
偃蹇难亲,昂藏不已,无乃于予太简乎。
须臾便,唤一庭风雨,万窍号呼。依稀似道狂夫。
在一气何分我与渠。
但君才见我,奇形怪状,我先知子,冷淡清虚。
撑拄黄垆,庄严绣水,攘斥红尘力有余。
今何许,倚长风三叫,对此魁梧。
今世荣光,前生福行,悟来更好真修。
外欢未尽,念动意多忧。
清淡平常道乐,筠轩坐、至理频搜。
真明了,碧天莹净,命耀似新秋。休休。
崇道德,清廉治政,应变全周。
待功成名遂,霞洞云游。
琴剑仙经为伴,蜕仙去、真上云头。
如庞许,全家拔宅,永永信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