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上饶江涛》
《答上饶江涛》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赵叟万篇韩半之,江湖尤重两贤诗。

不须负笈行千里,回首东家自有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ráojiāngtāo
sòng / liúzhuāng

zhàosǒuwànpiānhánbànzhījiāngyóuzhòngliǎngxiánshī

xíngqiānhuíshǒudōngjiāyǒushī

注释
赵叟:指赵姓的老者,这里可能特指某位诗人。
万篇:形容诗作数量极多。
韩半之:指韩姓诗人的作品占赵叟的一半。
江湖:这里指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或指社会风气。
两贤诗:指赵、韩两位诗人的优秀作品。
负笈:背着书箱去求学或访师。
行千里:长途跋涉寻找老师。
东家:邻居,这里可能暗指邻近的学者或诗人。
翻译
赵老先生的诗篇多如万卷,韩先生的作品占其中一半,江湖上特别看重他们两位的诗歌。
无需背着书箱走遍千里,回头看看,东邻就有可以作为老师的榜样。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前辈文学巨匠赵叟、万篇和韩半的崇敬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于文学成就的自信心。刘克庄在此以轻松自然的笔法,通过赞美前人的同时,也展现了自身不俗的文学修养。

首句“赵叟万篇韩半之”,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这三位文学大家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尤重”二字,既强调了他们在诗歌界的地位,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学传承的尊重。

接下来的“江湖尤重两贤诗”,则进一步指出了赵叟和万篇的诗作,在江湖中享有盛誉。这里的“江湖”泛指文人的交往圈子,“两贤诗”即指他们两人所创作的佳作。

第三句“不须负笈行千里”,则是刘克庄对自己文学成就的一种自信表达。“负笈”意指背负书籍,通常形容读书人行走四方求学。这里诗人表示,他对于文学的掌握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奔波千里去寻找知识和指导。

最后一句“回首东家自有师”,则是对自己文学成就的一种肯定。“东家”在此代指诗人的故乡或家园,而“自有师”则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足以媲美前贤的文学水平,即使是在自己的家乡,也不愁找不到可以仰望的导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人作品的赞美,以及诗人个人成就的肯定,展现了一种文学自信和对传统的尊崇。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

斑鬓今为别,红颜昨共游。

年年春不待,处处酒相留。

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

故人从此隔,风月坐悠悠。

(0)

月夕

月上随人意,人闲月更清。

朱楼高百尺,不见到天明。

(0)

登江亭晚望

浩渺浸云根,烟岚没远村。

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倦魂。

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

(0)

章仇公席上咏真珠姬

神女初离碧玉阶,彤云犹拥牡丹鞋。

应知子建怜罗袜,顾步裴回拾翠钗。

(0)

秋夕旅怀

阶前月色与蛩声,阶上愁人坐复行。

秦谷入霜空有梦,越山无计可归耕。

穷途若遣长堪恸,华发无因肯晚生。

不似扁舟钓鱼者,免将心事算浮荣。

(0)

游兴庆宫作

代邸青门右,离宫紫陌陲。

庭如过沛日,水若渡江时。

绮观连鸡岫,朱楼接雁池。

从来敦棣萼,今此茂荆枝。

万叶传馀庆,千年志不移。

凭轩聊属目,轻辇共追随。

务本方崇训,相辉保羽仪。

时康俗易渐,德薄政难施。

鼓吹迎飞盖,弦歌送羽卮。

所希覃率土,孝弟一同规。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