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说归山避战尘,几人终肯别嚣氛。
瓶添涧水盛将月,衲挂松枝惹得云。
三接旧承前席遇,一灵今用戒香熏。
相逢莫话金銮事,触拨伤心不愿闻。
尽说归山避战尘,几人终肯别嚣氛。
瓶添涧水盛将月,衲挂松枝惹得云。
三接旧承前席遇,一灵今用戒香熏。
相逢莫话金銮事,触拨伤心不愿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僧人归山避世的境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向往。语言简洁而蕴含深意,每个字句都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尽说归山避战尘”一句直接表达了主题,"几人终肯别嚣氛"则是对那些愿意远离世俗纷争的人的赞许。接着,“瓶添涧水盛将月”、“衲挂松枝惹得云”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的宁静景象,月光与清泉交织在一起,云雾缠绕于松枝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三接旧承前席遇,一灵今用戒香熏”则是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在修行生活的一种肯定。"相逢莫话金銮事,触拨伤心不愿闻"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间功名利禄之事的淡然与拒绝,这些都是过往往往会引起内心创痛的话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过去记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宁静、超越世俗纷争的心境。这种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人生态度,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飞花何太急,春在岂须忙。
乱点不经眼,残枝犹断肠。
愁看湖色净,怯照鬓毛霜。
回首壮游地,幽襟付浅觞。
春色才从野外知,柳阴花气暖霏霏。
出林啼鸟逢人住,掠路游蜂傍马飞。
薄宦尘埃空自哂,长吟风物阻相依。
弟酬兄唱饶才思,珠玉同携满袖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