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吹箫/凤凰台上忆吹箫.七夕》
《忆吹箫/凤凰台上忆吹箫.七夕》全文
宋 / 曹勋   形式: 词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押[尤]韵

烦暑衣襟,乍凉院宇,梧桐吹下新秋。

望鹊羽、桥成上汉,绿雾初收。

喜见西南月吐,帘尽卷、玉宇珠楼。

银潢晚,应是绛河,已度牵牛。

何妨翠烟深处,佳丽拥缯筵,斗巧嬉游。

是向夕、穿针竞立,香霭飞浮。

别有回廊影里,应钿合、钗股空留。

江天晓,萧萧雨入潮头。

(0)
注释
烦暑:炎热的暑气。
乍凉:突然转凉。
鹊羽:鹊鸟的羽毛,象征鹊桥。
玉宇珠楼:形容华丽的宫殿。
牵牛:指牛郎星。
翠烟:青翠的烟雾,代指深林。
佳丽:美丽的女子。
钿合:镶嵌宝石的首饰盒。
钗股:钗子的末端。
江天晓:黎明的江面。
萧萧雨:形容风雨声。
翻译
炎热的暑气逐渐消退,庭院中梧桐树带来初秋的气息。
仰望鹊桥横跨银河之上,绿色雾气刚刚散去。
欣喜地看见西南方向升起明月,窗帘全部卷起,展现出如玉的宫殿和明珠般的楼阁。
夜晚的银河明亮,想必织女已经渡过,与牛郎相会。
不妨深入翠绿的烟雾深处,美女们聚在一起,比试纺织技巧,欢愉游玩。
傍晚时分,人们争先恐后地穿针引线,香气弥漫。
在回廊的阴影中,还残留着女子们头饰上的装饰品和发钗。
拂晓时分,江面潮水上涨,风雨声萧瑟。
鉴赏

这首宋词《忆吹箫·凤凰台上忆吹箫·七夕》是曹勋所作,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清凉景象和七夕之夜的节日氛围。开篇以"烦暑衣襟,乍凉院宇,梧桐吹下新秋"起笔,展现了由炎热转为微凉的季节转换,以及梧桐叶落带来的初秋气息。接着,词人通过"望鹊羽、桥成上汉",形象地描绘了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暗示了七夕节的传统习俗。

"西南月吐,帘尽卷、玉宇珠楼"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洒满庭院,人们欢聚一堂,欣赏美景。"银潢晚,应是绛河,已度牵牛"进一步强化了七夕银河鹊桥相会的意象,表达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向往。

下片转向夜晚的热闹场景,"翠烟深处,佳丽拥缯筵,斗巧嬉游"描绘了女子们在翠烟笼罩的环境中,穿着华丽,比赛穿针,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别有回廊影里,应钿合、钗股空留"则暗示了女子们对美好爱情的期待和寄托。

最后,词以"江天晓,萧萧雨入潮头"收尾,描绘了清晨江面的雨声,与前文的热闹形成对比,给人留下余韵,也暗含了时光流转,生活如潮水般起伏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画面生动,富有浓厚的节日气氛。

作者介绍

曹勋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写诚短古三章·其三

我气如长虹,凝为百炼刚。

化为双宝剑,飞精耀寒芒。

遏彼南箕舌,万象增辉光。

(0)

游浯溪录呈陈司马及同登诸公

客舟晓探奇,兴落浯水上。

搴萝豁远目,所志穷异状。

是时天宇晴,物象自清旷。

烟开楚山断,千里弥一望。

遐延极览眺,近历饱搜访。

层崖划中开,峭壁摩万丈。

颜公英烈姿,元叟士林仗。

文辞金石奏,字画蛟龙壮。

伊余抗尘容,所志在清赏。

孤云寄微踪,独鹤引空杖。

岂无千载怀,亦有高山仰。

同游二三侣,相与情颇畅。

芳兰荐山庖,林瀑洒竹帐。

醉挥紫霞觞,乱落白云唱。

归舟漫容与,潭月吐云嶂。

幽兴任时违,心远觉神王。

但云谐斯游,何以答清贶。

(0)

送胡处士还豫章

我怀高士风,矫然若游龙。

南州久寂寞,水碧青山空。

夫子振流俗,清芬千载同。

明时弃轩冕,白首栖云松。

出门不远适,西到匡庐峰。

天风吹衣巾,飘落尘鞅中。

倦翮思故林,孤云怀旧踪。

角巾洒秋雨,别我金陵东。

冠盖饯道周,雕筵进肥醲。

挥之一不顾,举目送飞鸿。

寒波驶归流,川上落日红。

孤鹤倏已远,怅望那能穷。

(0)

登仰山一览亭

久怀名山游,偶宿翠微寺。

化城依宝坊,累劫即初地。

心空万籁寂,夜久众壑闭。

寥寥水月观,了了独忘寐。

凌晨览孤峰,更在白云际。

跻攀兴未已,恍惚身若寄。

危栏倏而倚,旷望海天细。

松际乌鸟巢,簪裾落烟翠。

惟时物候肃,千里轶纤翳。

神行极空阔,豁尔心目霁。

翩翩鸾鹤影,冉冉芝兰气。

浮踪浩天游,蝉蜕隔人世。

顾余眷名蓝,似与夙缘契。

因偕缁锡侣,尚觉章甫累。

便当脱尘缨,投情缅灵异。

(0)

习静山房·其二

万物互轇轕,探探无停悰。

我心念何为,淡然惟抱冲。

鉴明止水静,云敛青山空。

始知造化枢,乃在渊默中。

(0)

守默·其一

砺石鼓天谗,敖客司南箕。

昭兹捲舌戒,可喻缄口辞。

无言希圣谟,守中当我师。

谁知渊默中,成贷良在兹。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