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风沙至,应知是北方。
平原飞雁少,古木落鸦忙。
野旷村难辨,城低草欲荒。
一天无限望,但见晚云黄。
满地风沙至,应知是北方。
平原飞雁少,古木落鸦忙。
野旷村难辨,城低草欲荒。
一天无限望,但见晚云黄。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平原上的一幅苍凉景象。首联“满地风沙至,应知是北方”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气候特点,风沙弥漫,展现出北方特有的自然风貌。颔联“平原飞雁少,古木落鸦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空旷与寂寥,飞雁稀少,乌鸦忙碌,似乎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荒凉与生命力的匮乏。
颈联“野旷村难辨,城低草欲荒”继续扩展画面,将视线从广阔的平原转向更为具体的景物,野地广阔,村庄难以辨认,城墙低矮,草木似乎也显得荒芜,营造出一种远离人烟、荒凉萧瑟的氛围。
尾联“一天无限望,但见晚云黄”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无限遐想,然而所见的只是黄昏时分的黄色云彩,既是对眼前景象的总结,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北方自然景观的壮丽与苍凉,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切感受和思考。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泪尽江楼北望归,田园已陷百重围。
平芜万里无人去,落日千山空鸟飞。
孤舟漾漾寒潮小,极浦苍苍远树微。
白鸥渔父徒相待,未扫欃枪懒息机。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
家有五亩园,么凤集桐花。
是时乌与鹊,巢鷇可俯拿。
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
里人惊瑞异,野老笑而嗟。
云此方乳哺,甚畏鸢与蛇。
手足之所及,二物不敢加。
主人若可信,众鸟不我遐。
故知中孚化,可及鱼与豭。
柯侯古循吏,悃愊真无华。
临漳所全活,数等江干沙。
仁心格异族,两鹊栖其衙。
但恨不能言,相对空楂楂。
善恶以类应,古语良非誇。
君看彼酷吏,所至号鬼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