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紫微北使》
《送王紫微北使》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天子命儒臣,遐方重专对。

持书下西阁,拥节来穷塞。

貂服紫蒙茸,虎旗光綵綷。

将迎走毡骑,卫从罗金铠。

当宣汉恩德,便使胡欣戴。

几日过阴山,南飞雁相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wángwēiběi使shǐ
sòng / méiyáochén

tiānmìngchénxiáfāngzhòngzhuānduì

chíshūxià西yōngjiéláiqióngsāi

diāoméngróngguāngcǎicuì

jiāngyíngzǒuzhānwèicóngluójīnkǎi

dāngxuānhànēngèng使shǐxīndài

guòyīnshānnánfēiyànxiāngbèi

注释
遐方:远方。
专对:专门应对,对策。
西阁:皇宫西面的阁楼。
拥节:持有符节,象征权力和使命。
貂服:高级官员的官服。
胡欣戴:胡人欢喜接受。
阴山:中国北方山脉,古代边防线。
南飞雁:象征季节变化或离别之景。
翻译
皇帝命令文臣,远方之地特别重视他们的对策。
他们手持文书来到西阁,带着节杖深入边远地区。
身着貂皮官服,紫色毛茸茸,虎旗闪耀着光彩。
骑兵簇拥迎接,护卫队伍排列着金色铠甲。
他们将宣布汉朝的恩德,让胡人欢喜接受。
数日后他们将越过阴山,大雁南飞与他们背道而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派遣王紫微作为使者前往远方的边塞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使者出行的隆重场面:儒臣手持圣旨,乘坐华丽的马车,身披貂皮官服,旗帜闪耀,护卫队伍中既有骑着毛毡马的随行人员,又有身披金甲的士兵。使者此行旨在宣扬汉朝的恩德,期望能赢得边地胡人的心悦诚服。行进途中,他们越过阴山,与南飞的大雁形成鲜明对比,暗示旅程的遥远和季节的变迁。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使者出使的庄重与使命的崇高,以及对边疆稳定与民族和睦的期盼。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约诸公相过连日阴雨忽晴·其一

一日晴虽暂,联杯意自深。

雨应怜客驾,天亦慰吾心。

竹浒蒸霞气,风坛散夕阴。

尚馀无尽兴,宿鸟助清吟。

(0)

席中和方丹山韵

玉坛金简咏曾城,仙侣飘飘取次赓。

瑶圃有书青鸟度,银河无浪白榆生。

风埃自惜增凡气,花鸟于今亦世情。

欲向广庭访真诀,露浓寒重不堪盟。

(0)

神游飞云诗和方西樵韵·其三

蹑向天根始识人,先天何处觅安身。

飞云顶上三更月,照得梅花色相真。

(0)

青霞谷

青霞先生不识名,漉中大醉栖岩扃。

道人见之抚掌笑,疑是狂客来四明。

(0)

喜李三洲自蜀回·其二

煦闰春风满面生,无人知是内丹成。

好将少海菖蒲诀,为向罗浮刻石经。

(0)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九

常于感应验中和,动处过时静亦过。

若是深居资讲说,岂知禅定有头陀。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