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深埋短簿祠,行行如失白莲池。
高堂层叠银成砌,古木斜横玉压枝。
弭害巳占盈尺瑞,阳春难和郢中诗。
梅花不是违时候,只待东风次第吹。
曲径深埋短簿祠,行行如失白莲池。
高堂层叠银成砌,古木斜横玉压枝。
弭害巳占盈尺瑞,阳春难和郢中诗。
梅花不是违时候,只待东风次第吹。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一日大雪时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虎丘的情景。首句“曲径深埋短簿祠”以曲折的小路引入主题,暗示了旅程的开始。接着“行行如失白莲池”一句,通过比喻将雪景比作失去了莲花池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雪后世界的纯净与宁静。
“高堂层叠银成砌,古木斜横玉压枝”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雪景的壮丽,高大的殿堂被银色的雪覆盖,仿佛是用白银砌成;古老的树木在雪的重压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这里运用了“银”和“玉”的意象,增强了画面的质感和美感。
“弭害巳占盈尺瑞,阳春难和郢中诗”表达了对这场大雪的赞美,认为它不仅带来了丰年的预兆,也使得郢中的诗歌难以与之相媲美。郢中诗,原指楚国郢都的诗歌,这里借指高雅的诗歌,强调了这场雪景的非凡之处。
最后一句“梅花不是违时候,只待东风次第吹”则以梅花作为结尾,暗示了春天即将来临。梅花不违背时节开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只需等待东风吹过,万物复苏。这一句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春天和未来的美好憧憬。
水月亦常见,江月见乃初。
我来望后夜,娥御来徐徐。
坐待破初更,乍觉金波浮。
焦山及象山,对峙海门虚。
团团烂银镜,高悬只须臾。
击鼓罢冯夷,吹浪戢天吴。
鳞昆及甲族,摄仰光明珠。
拟欲问纤阿,三山究何如。
水仙乘赤鲤,导我亲證诸。
长揖谢未能,劳逸终殊途。
万林围一岭,古寺仰白日。
客来亭午后,峰阴落崷崒。
山巅长风起,鼓荡四萧瑟。
寒声沈溪涯,激转久未毕。
老僧寂来对,坐石邈悽慄。
延登佛阁望,清湘隔林出。
雉堞带洲斜,帆樯转云疾。
此身偶南寄,天光正东溢。
新霜倏已零,斑驳青林密。
殿角两鬣松,风雨失俦匹。
惟有石閒泉,澄泓总如一。
前贤杳无见,来者怅难必。
试将万古怀,移问金仙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