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居城市,澄湖上有松。
日斜人影散,百尺卧苍龙。
不似居城市,澄湖上有松。
日斜人影散,百尺卧苍龙。
这首诗名为《松溪》,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画面:远离城市的喧嚣,澄澈的湖面上挺立着一株高大的松树。夕阳西下,人影渐渐消散,那松树如同一条百尺长的苍龙横卧在湖边,显得孤独而威严。诗人通过松与湖的对比,以及日斜人散的场景,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自然的雄浑之美。整体上,这首诗富有画面感,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野晴欣出郭,幽探入萝烟。
诸洞虚分白,三岩势欲悬。
晴云长结雨,寒石暗通泉。
爱此深冬草,青青池水边。
君不见陶公饮酒负奇气,平生下笔五千字。
不肯上书干明主,安能束带见小吏。
归来不愿千顷田,但须囊中有酒钱。
男儿委身事权贵,摧眉折腰诚可怜。
朱君雄豪气如虎,风期直与陶公伍。
青袍银带不复视,壮年弃官如弃土。
雅性好酒兼好文,眼中富贵岂足论。
五花换酒召宾客,千金买书遗子孙。
人生百岁终萧索,如子从容胡不乐。
未似原生少宿储,却比苏家多负郭。
长安陌上久离群,子亦还山卧白云。
南岩桂树花自发,岁晚相看一望君。
轩冕兮巍峨,公之进兮,群龙委蛇。
公今何所兮,南山岧峣。谁与公兮,逍遥。
南山何有兮,其云油油。出覆四海兮,归抱一丘。
公朝攀兮,暮与游。徜徉宇内兮,复安求。
绿桂兮丹阿,公游兮酒歌。
幅巾兮鹭羽,婆娑兮公舞。寿且康兮,慰我民望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