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岳麓寺》
《岳麓寺》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万林围一岭,古寺仰白日。

客来亭午后,峰阴落崷崒。

山巅长风起,鼓荡四萧瑟。

寒声沈溪涯,激转久未毕。

老僧寂来对,坐石邈悽慄。

延登佛阁望,清湘隔林出。

雉堞带洲斜,帆樯转云疾。

此身偶南寄,天光正东溢。

新霜倏已零,斑驳青林密。

殿角两鬣松,风雨失俦匹。

惟有石閒泉,澄泓总如一。

前贤杳无见,来者怅难必。

试将万古怀,移问金仙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岳麓寺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开篇“万林围一岭,古寺仰白日”以宏大之笔勾勒出群山环抱中古寺的雄伟景象,仿佛置身于自然与历史的交汇点。接着“客来亭午后,峰阴落崷崒”则细腻地描绘了访客在午后时分来到亭中,只见山峰阴影投射,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山巅长风起,鼓荡四萧瑟”一句,通过风声的描述,展现了山巅的辽阔与风的凛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随后,“寒声沈溪涯,激转久未毕”进一步渲染了山间溪流的动态美,以及其持久不息的生命力。

“老僧寂来对,坐石邈悽慄”描绘了一位老僧在寂静中与来访者相对,坐在岩石上,感受着内心的凄凉与宁静。这一场景充满了禅意,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超脱。

“延登佛阁望,清湘隔林出”则将视线引向远处,通过佛阁的视角,展现出清湘河从林间蜿蜒而出的美景,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雉堞带洲斜,帆樯转云疾”描绘了岸边的城墙与洲岛,以及远处疾速移动的帆船与云彩,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此身偶南寄,天光正东溢”表达了诗人作为外来者的短暂停留,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慨。新霜的降临,斑驳的青林,以及殿角松树的变化,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最后,“惟有石閒泉,澄泓总如一”强调了在喧嚣与变化之中,唯有泉水保持着恒定与纯净,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永恒。而“前贤杳无见,来者怅难必”则表达了对过往智慧与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思考,以及对传承与创新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岳麓寺及其周围环境的壮丽与深邃,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挽鲁奉议·其二

盛大身攸致,勤劳力克堪。

仁心兼五福,庆泽在诸男。

经罢翻灵运,人知吊老聃。

百年嗟已矣,终始自无惭。

(0)

新兴

老子爱江水,江面开竹门。

江流竹影薄,子细见前村。

(0)

九月十六日示内二首·其一

又见黄花日,清觞且对飞。

白头夫妇少,无事笑谈稀。

官小何时去,家贫几日肥。

更须烦德曜,相伴老残晖。

(0)

吴几圣许分蜡梅栽二首·其一

林下幽姿恼杀人,书来分我月黄昏。

杜陵老子堪怜许,枉乞桃栽一百根。

(0)

食蛤蜊一首

旧闻若士升中天,俗眼未识乌鸢肩。

据龟食蛤结汗漫,卢敖尚肯游人间。

高谈谩骂沈昭略,坐视元长嗤稚弱。

更言且共食蛤蜊,忿气难平两讥谑。

下临无地高无天,更作儿女争媸妍。

平生我亦笑二子,岂知真味含芳鲜。

何如结屋清江曲,风雨关门酒初熟。

自烹折鼎吹湿薪,笑倚胡床摩醉腹。

但愿年年对蛤蜊,一杯荐我梨花玉。

(0)

姑溪书报录近作因寄宣毫越简

五云书札何时得,古锦诗囊久未倾。

急遣能言管城子,仍烦解事楮先生。

饱霜穴兔秋方健,照雪溪藤捣更精。

南雁去时人尚远,双鱼欲到眼先明。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