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若士升中天,俗眼未识乌鸢肩。
据龟食蛤结汗漫,卢敖尚肯游人间。
高谈谩骂沈昭略,坐视元长嗤稚弱。
更言且共食蛤蜊,忿气难平两讥谑。
下临无地高无天,更作儿女争媸妍。
平生我亦笑二子,岂知真味含芳鲜。
何如结屋清江曲,风雨关门酒初熟。
自烹折鼎吹湿薪,笑倚胡床摩醉腹。
但愿年年对蛤蜊,一杯荐我梨花玉。
旧闻若士升中天,俗眼未识乌鸢肩。
据龟食蛤结汗漫,卢敖尚肯游人间。
高谈谩骂沈昭略,坐视元长嗤稚弱。
更言且共食蛤蜊,忿气难平两讥谑。
下临无地高无天,更作儿女争媸妍。
平生我亦笑二子,岂知真味含芳鲜。
何如结屋清江曲,风雨关门酒初熟。
自烹折鼎吹湿薪,笑倚胡床摩醉腹。
但愿年年对蛤蜊,一杯荐我梨花玉。
这首诗《食蛤蜊一首》由宋代诗人周紫芝创作,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品尝蛤蜊的场景,以及在饮酒赋诗中的畅快心情。
诗中首先提到古代传说中的若士,暗示着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接着以“据龟食蛤”和“卢敖尚肯游人间”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随后,诗人以沈昭略和元长的典故,讽刺了那些空谈理论而不实践的人,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这种行为的不屑。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与友人在清江边结屋饮酒的情景,通过“风雨关门酒初熟”、“自烹折鼎吹湿薪”等细节,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自然的生活氛围。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蛤蜊美味的赞赏,并希望每年都能与友人共享这份美食,以此来寄托对友情和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也体现了其对生活态度的追求,以及与朋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使得这首诗既富有诗意,又贴近生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忆坐时盘膝捻双翘,移灯故偎郎。
算生来好静,一春消受,妆罢薰香。
怪道文茵太窄,并倚却相妨。
又推侬暂起,自理罗裳。
莫更凭肩对镜,怕菱花一朵,也妒人双。
有合欢钿椅,新制出西洋。
只怜伊恹恹伏几,是嗽时搁了绣鸳鸯。
把月底红阑熨暖,却受微凉。
岭南红云,故事汉宫宴。
海岛蛟窟筵席,虬珠琼娘解。
卸罗襦、玉体横陈温暖。途远。尘骑何劳盼断。
我生馋魔,病渴徒艳羡。遇汝他乡,唇润处,色香变。
东坡百颗,选树论园总虚愿。小年何况今见。
翠带珠缨。向游仙队里,恍遇云英。
镂冰质,凌波步,家何在、渺矣蓬瀛。
擎盘独出衣裳冷,弹葱指、顿现娉婷。
商周垒洗,种白玉莹然,心迹双清。娇颦烟媚书檠。
似冰壶濯魄,一片虚明。
空擎盏,忘沽酒,出门笑、依旧江横。
岭梅兄姊山矾婢,人独立、茜影亭亭。
归魂洛浦,扶醉梦依稀,月可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