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红云,故事汉宫宴。
海岛蛟窟筵席,虬珠琼娘解。
卸罗襦、玉体横陈温暖。途远。尘骑何劳盼断。
我生馋魔,病渴徒艳羡。遇汝他乡,唇润处,色香变。
东坡百颗,选树论园总虚愿。小年何况今见。
岭南红云,故事汉宫宴。
海岛蛟窟筵席,虬珠琼娘解。
卸罗襦、玉体横陈温暖。途远。尘骑何劳盼断。
我生馋魔,病渴徒艳羡。遇汝他乡,唇润处,色香变。
东坡百颗,选树论园总虚愿。小年何况今见。
这首词以荔枝为题,描绘了岭南荔枝的美丽与诱人,以及对荔枝的渴望之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荔枝的独特魅力。
“岭南红云”,开篇即以“红云”形容岭南荔枝的色彩,形象地描绘出荔枝的鲜艳与丰富。接着,“故事汉宫宴”,通过典故引入,暗示荔枝在古代就已享有极高的声誉,如同宫廷盛宴中的珍品。
“海岛蛟窟筵席,虬珠琼娘解”,进一步描绘了荔枝的珍贵与独特,将荔枝比作海岛上蛟龙的宴席,由虬珠琼娘(可能指制作精美的器皿)来解剖,强调其珍贵程度。
“卸罗襦、玉体横陈温暖”,这里以“罗襦”(轻薄的衣物)和“玉体”(比喻美好的身体)来形容荔枝的形态与质感,通过“横陈温暖”营造了一种触感上的温暖与舒适,暗示品尝荔枝时的愉悦体验。
“途远。尘骑何劳盼断”,表达了对荔枝的渴望之情,即使路途遥远,也难以抑制对荔枝的期盼。
“我生馋魔,病渴徒艳羡”,直抒胸臆,表达了因无法亲自品尝荔枝而产生的渴望与羡慕之情。
“遇汝他乡,唇润处,色香变”,当在异乡遇到荔枝时,唇舌间的滋润与色香的变化,进一步强化了荔枝的诱人之处。
“东坡百颗,选树论园总虚愿”,引用苏轼的故事,表达对荔枝的喜爱与追求,即便是东坡这样的文人雅士,也对荔枝有着深深的向往。
“小年何况今见”,结尾处感慨时光流逝,即使是年轻时的愿望,如今得以实现,更显珍贵。
整首词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荔枝的自然之美,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吾闻海中之山名黛舆,八纮九野水所输。
沙痕蕝石记千古,尧水滔天才一濡。
西潴七泽并淮湖,南倾百粤包荆舒。
孤根不畏波浪没,正气自有神明扶。
火轮才升水鹤唳,地籁所作江㹠嘘。
佳气郁郁崖不枯,华堂五丈安方裾。
鱼山清梵吼螺呗,水师绝叫诃龟鱼。
山灵护法踊车象,石叟衄敌峻隈隅。
可怜蛮触战左右,始信妇姑勃空虚。
大千共此华藏海,比邱无一针锋居。
君诗文采炳于菟,我行稽留类贾胡。
何时妙语对竹榻,清夜柏子燃铜炉。
卓锥之地虽亦无,安用更求无价珠。
城中鼎食排翠釜,羊胛驼峰贱如土。
青衫学士家故贫,斗米束薪炊湿雨。
纵横图史照屋壁,呫嗫诗骚从稚乳。
省中无事骑马归,雨声一洗茅檐苦。
急呼南巷同舍郎,听我临风有凉语。
且贪青简事文章,未有黄金买歌舞。
往来诗卷牛腰许,太羹玄酒并在户。
吾诗老涩邀使前,政坐可口收艰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