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翟忠惠游焦山》
《和翟忠惠游焦山》全文
宋 / 蔡肇   形式: 古风

吾闻海中之山名黛舆,八纮九野水所输。

沙痕蕝石记千古,尧水滔天才一濡。

西潴七泽并淮湖,南倾百粤包荆舒。

孤根不畏波浪没,正气自有神明扶。

火轮才升水鹤唳,地籁所作江㹠嘘。

佳气郁郁崖不枯,华堂五丈安方裾。

鱼山清梵吼螺呗,水师绝叫诃龟鱼。

山灵护法踊车象,石叟衄敌峻隈隅。

可怜蛮触战左右,始信妇姑勃空虚。

大千共此华藏海,比邱无一针锋居。

君诗文采炳于菟,我行稽留类贾胡。

何时妙语对竹榻,清夜柏子燃铜炉。

卓锥之地虽亦无,安用更求无价珠。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肇的《和翟忠惠游焦山》,通过对焦山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以黛舆山为引,寓言大海中的山岳,象征着深远的历史积淀。诗人描述了焦山周围水势浩渺,沙痕石迹见证着历史沧桑,以及尧水的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

接着,诗人描绘了焦山地理位置的重要,西边连接众多湖泊,南边涵盖广袤地域。焦山虽处波涛之中,但其根基稳固,象征着坚韧的精神力量。夜晚,月光与自然之声交织,梵呗声与江潮声相呼应,营造出宁静而神圣的氛围。

山灵护法、石叟守卫,暗示着焦山的守护力量,而“蛮触之战”则寓意世间纷争,以焦山的静谧反衬世事的虚幻。最后,诗人赞美焦山如佛教中的华藏世界,包容万象,修行者无需追求世俗珍宝,心灵的富足更为重要。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游历焦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敬畏,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作者介绍
蔡肇

蔡肇
朝代:宋

蔡肇(?~1119)字天启,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蔡渊子。北宋画家,能画山水人物木石,善诗文,著有《丹阳集》,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蔡肇初事王安石,见器重,又从苏轼游,声誉益显。尝与王诜、李公麟、苏轼、米芾等十六人雅集西园。在京师开封任官时,画平冈老木,余纸请李公麟画远水归雁和舟楫,早萌退隐之意。画迹有《松路仙岩图》、《山麓渔舟图》、《雪陂钟馗图》、《松下逍遥图》、《煎茶图》,著录于《绘事备考》。又《仁寿图》相传是其作品,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
猜你喜欢

黄龙洞一名无门洞

未锤三千级,先瞻丈六容。

无门窥法藏,有地立云踪。

我识泉皆眼,人言锡是龙。

隐松如可作,应许叩玄宗。

(0)

寒夜曲

客苦吟,云阴阴。客吟苦,天亦雨。雨淅淅,风澌澌。

孤灯萦曳刮作丝,欲灭不灭饥鼯疑。

风大起,雨忽止,冻鼓无声破柝死。

深巷小儿呱呱啼,床头阿母知未知。

(0)

和吴筠轩观察《滕王阁落成登眺》七律四首·其一

高阁临江倚碧空,珠帘画栋映玲珑。

依然南浦春波绿,长对西山夕照红。

半壁云开千里月,五湖浪静一帆风。

古今无限苍茫感,都入寥天睇眄中。

(0)

酬梁翼堂孝廉见赠二律,即题其诗卷次韵·其二

性情诗本自儒林,学养尤征酝酿深。

意气渐平经阅历,豪怀未减见登临。

渊源早喻冰生水,投契真如芥引针。

好与和声倡后起,一峰高处寄遥吟。

(0)

岁暮吟四章·其一

自从秋不雨,已阅半年久。

旱虽未成灾,却征恒旸咎。

而况入冬来,寒消历三九。

霜雪不成威,风霾时或有。

天地温肃气,所以成高厚。

如何大化中,无偏憾亦偶。

(0)

五月二十日四更蚤起赴郡

满天云片翳明河,匝地凉痕映薜萝。

风自稻花香里度,月于蒲扇影中过。

当门犬亦宵眠稳,上路人偏晓梦多。

且喜连番时雨冷,王师想可靖兵戈。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