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攻诗亦自彊,年年供应在名场。
春风驿路归何处,紫阁山边是草堂。
日日攻诗亦自彊,年年供应在名场。
春风驿路归何处,紫阁山边是草堂。
这首诗展现了古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投入,以及朋友间的情谊和惜别之情。开篇“日日攻诗亦自彊,年年供应在名场”表明诗人每天都在努力磨练自己的诗艺,以期在文坛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这里的“自彊”指的是不断地锻炼和增强自己的文学才华,而“供应在名场”则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于世,被后人所熟知。
接着,“春风驿路归何处,紫阁山边是草堂”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春天的暖风中,沿着驿道踏上了归程,而“紫阁山边是草堂”则指向了某个特定的地点——可能是诗人的居所或是与友人相约的地方。这一景象不仅描绘出旅途中的宁静与美好,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文学创作和自然景物的描写,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
羲和运天晷,候虫和岁阴。
昔为莎鸡羽,今为蟋蟀吟。
感彼萧条节,动此栖迟心。
旅人在异乡,相思梦同衾。
登临一以眺,但见丘与岑。
清泠含广泽,悲商印遥林。
结轸还归来,当轩抚鸣琴。
幽兰久不奏,谁哉知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