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腊雪》
《腊雪》全文
宋 / 释元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从前知雪意,祇向夜中来。

光逼鸡窗晓,寒催蝶梦回。

开门思煮茗,摇树怕伤梅。

高处偏多积,因高却易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腊月降雪的独特感受与细腻观察。首联“从前知雪意,祇向夜中来”,开篇即点明了雪的降临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某种预兆和必然性,仿佛雪意早已在人心中萌生,悄然在夜晚悄然而至。这种描述赋予了雪以生命,让读者感受到雪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颔联“光逼鸡窗晓,寒催蝶梦回”进一步展现了雪后清晨的景象。雪光映照着窗户,使得天色似乎提前到来,仿佛连鸡都感受到了黎明的临近。同时,寒冷的空气唤醒了沉睡中的蝴蝶,使其从梦境中苏醒。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雪后清晨的宁静与生机。

颈联“开门思煮茗,摇树怕伤梅”则转而表现了人在雪景中的活动与情感。开门的一瞬间,诗人想到的是泡一壶热茶,以驱散冬日的寒意,享受片刻的温暖与宁静。同时,他小心翼翼地摇动树枝,生怕惊扰了枝头的梅花,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呵护之情。这一细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尾联“高处偏多积,因高却易隤”总结了对雪的观察与思考。高处的雪堆积得更多,但也更容易融化或坍塌。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隐含了人生的哲理——高处的荣耀与成就往往伴随着更大的风险与挑战。诗人通过这一联,引导读者思考人生道路上的得与失,以及如何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保持谦逊与谨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腊雪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释元肇
朝代:宋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猜你喜欢

江梅水仙同赋

萧然两高人,冠佩何楚楚。

齐鲁有大臣,可敬不可侮。

东风吹百花,馀子不足数。

同为岁晚游,各不相媚妩。

君看冰雪姿,定肯学儿女。

三肃庵中人,此客难为主。

(0)

次韵谢张安抚以诗送梅实·其三

叶间烟雨尚疏疏,桃李盘中怯并驱。

忽见使君怜此味,始知时世未轻儒。

(0)

次韵储检法送行

别去动经年,相过但旬日。

会心能几何,欢意忽已失。

何年岘山头,此主复此客。

官回便重到,我齿已半百。

侍立四颜红,岂有今日色。

坐中六七子,星散那再得。

念之意已动,况此真远役。

秋风洞庭岸,落日贾傅宅。

主人九霄上,怅望云雨隔。

回首叫苍梧,知予正愁寂。

(0)

二十二日步上方广寺观莲华峰云气异甚

晓发名溪庄,午饭马迹库。

下车著芒鞋,扶杖陟冈路。

碾槽深侧足,石磴高举步。

初登黄茅岭,稍入青箬雾。

苔深洒綦偪,露重湿袍裤。

水声浩呼涌,山气汩驰骛。

傍倾眩欲落,上滑危屡仆。

寻幽不惮险,已倦宁得住。

荒程迷远近,杂径恶叉互。

喜经茶园头,渐见莲岳处。

喘汗扇方乾,惊魂招始驻。

引领烦山僧,鞺鞳开阁户。

尖峰岌前陈,鸣水横下注。

浮岚出奇巧,顷刻纷异趣。

憧憧行市人,枭枭上烟炷。

浓敷步障青,淡抹轻纨素。

昏然俱晦冥,粲若忽陈露。

穿窗来有情,扫迹去如怒。

旋观不忍舍,留宿当至暮。

谁传西岭书,赠我碧云句。

云当上封顶,共看扶桑树。

弃置且行行,妙高台上去。

(0)

遣闷

夜与影同宿,昼将书共谈。

虚凉惟称暑,阴湿恐生岚。

眼有思家泪,心怀报国惭。

更须辞命绂,身已住僧庵。

(0)

道山风雨

年华澹滟满皇州,时节凄凉限胜游。

雨后石渠新水长,风前芸阁晚香愁。

不堪万点梅花老,强倚千丝柳带柔。

又是长安一百五,春阴漠漠未能休。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