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赫元命,权舆帝文。天齐八柱,地半三分。
宗庙观德,笙镛乐勋。封唐之兆,成天下君。
于赫元命,权舆帝文。天齐八柱,地半三分。
宗庙观德,笙镛乐勋。封唐之兆,成天下君。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张说的作品,名为《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大政舞》。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描绘古代帝王祭祀先祖的盛况,来颂扬君主的德治和国家的繁荣。
于赫元命,权舆帝文 - 这两句表达了对皇帝至高无上的尊崇之情。"于赫"形容光辉灿烂,"元命"指代皇帝,意味着皇帝受命于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权舆"则是皇帝乘坐的车辆,比喻皇权的至高无上;"帝文"可能指的是皇帝的文化教化或文治。
天齐八柱,地半三分 - 这两句诗通过对宇宙秩序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君主权威的神圣性。古代中国的哲学中,天与地是宇宙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而"八柱"可能指的是天空中的八方,象征着皇帝的统治范围涵盖四方;"半三分"则可能暗示着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
宗庙观德,笙镛乐勋 - 这两句诗描绘了祭祀先祖的场景,通过音乐与礼器来表达对先祖的尊崇。"宗庙"是指用于祭祀祖先的庙宇;"观德"意味着观瞻先人的功德;"笙镛乐勋"则形容祭祀时的庄重音乐和礼器声。
封唐之兆,成天下君 -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唐朝盛世的期待与祝愿。"封唐之兆"可能指的是开创或预示着唐朝的祥瑞;"成天下君"则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祭祀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展皇帝对天下的统治。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文学技巧,而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君主与国家的共同期待和美好愿望。
吾饮苦不多,不待戒而止。
止不在多言,戒在方寸里。
五斗可解酲,古人绐妻子。
不饮固鲜欢,剧饮亦何喜。
从容五七行,客散主亦起。
饮与不饮间,乃自有至理。
独醒似绝人,沈湎必伤已。
有德以将之,庶几其免矣。
糟丘本无山,酒池焉有涘。
不醉不醒人,寥寥百千祀。